《青海社會科學》(雙月刊)創刊于1980年,是由青海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社科刊物。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既重視基礎理論、歷史問題、全國性問題,更重視應用問題、現實問題、青海問題的研究,突出區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青海社會科學》雜志1992年被列為全國綜合類社會科學重要期刊和民族學類核心期刊;1999年被列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自1998年起《青海社會科學》先后6次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CSSCI)來源期刊目錄;2002年、2007年連續兩次獲青海省社科期刊編校質量一等獎;2009年被評為中國北方十佳期刊;2012年進入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行列,成為青海省唯一一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青海社會科學》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專題研究_唯物史觀與當代中國、專題研究_建黨百年理論與實踐、專題研究_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研究_生態文明建設等
以高度的理論自覺提升當代中國的理論解釋力金民卿
經濟適用房共有產權的冷思考顧書桂
文化建設的當務之急是重建我們的“好生活”理念陶東風
新時期我國涉及民族因素事件的類型、特點及原因分析雷振揚馬天山
論“微博問政”與黨的執政方式創新陳文勝
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研究的解讀與思考吳苗
馬克思恩格斯若干歷史定義的經濟解讀王文鸞
道德冷漠的制度研究——基于不同類型制度的分析李志強
道教美學之本質及特征芻議蔡釗葉姿含
國有企業改革路徑及成效:中俄比較胡鞍鋼徐楓
論馬克思生產力觀的和諧本質溫蓮香
歐洲社會執政建設經驗及啟示王彥軍
青海省“十二五”時期文化建設的思考王向明
破解當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的困惑張小平
青海生態保護區后續產業發展研究馬生林
民間投資進入壁壘與經濟內生增長研究韓國棟
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探研毛江暉
加快“西寧毛”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思考馬學賢
淺談我國個人所得稅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于蕾
死生相系的司命之神——對于西王母神格的推測鐘宗憲
青海地域中西王母的歷史流變趙春娥
美國金融危機的政府責任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奪廣斌
自然資源稟賦、制度與我資源型城市演進路徑劉呂紅
關于青海生態文化建設的若干思考郭云甫
重組企業文化整合與構建研究羅楠
西藏的民生改善:成就、困境與路徑選擇扎洛
和諧的運行機制:實現黨內和諧的必然抉擇金怡順
構建城鄉一體黨建工作新格局的思考駱惠寧
吸煙成癮行為的經濟學分析宋超英夏蕓
我國傳統人事管理模式的變革陳德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青海社會科學雜志社和青海社會科學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上濱河路1號
郵政編碼:81000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上濱河路1號,郵編:8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