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會科學》(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主管。本刊堅持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服務。立足云南,面向全國。關注當代社會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重視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探索,倡導嚴謹的學風和樸實的文風。選用具有真知灼見,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論證周密,講究章辭,符合語法的學術理論文章。
《云南社會科學》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世界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特稿、人工智能技術的人文主義反思、政治學、經濟學、邊疆治理現代化、法學、歷史學、社會學、文化學、東方學與東南亞研究
論分工平等——馬克思對柏拉圖的揚棄蔣政,虞崇勝
中國共產黨國家治理方式的未來趨向劉長軍
達賴喇嘛神權政治下的“民主”改革韓玉斌
涉農貸款:由農發行獨撐轉向商業銀行共擔周志太
彝族諾蘇語境中的“哦尼”文化鄭艷姬,李根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正視的四個關系魏強,李宗建
回溯·交匯·預構:康德、福柯啟蒙思想現代性品格李西澤
“馬克思與正義”論爭和批判社會科學方法梁孝,朱紅文
論個體與世界“和解”的模式及動力張守奎
哈尼族債權倫理的互動和調適王亞軍,楊六金
論侗族梯田經營化解氣候風險的潛力楊庭碩
碎片的道德——后現代倫理透視方環非
論包容性發展的道德哲學基礎陳翔,路艷娥
論儒家倫理法的價值生態及其現代互動意義黃愛教
信仰的政治性——論馬基雅維里對基督教的改造謝惠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層次性及其把握石書臣,徐峰
"襲官案"網絡支持話語的生成邏輯及應對策略劉超,黃菊
20世紀50年代巴基斯坦對新中國的"矛盾"外交政策探析韓曉青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述評——基于政策分析的視角孫建軍,何濤
馬克思企業理論與交易成本企業理論之間的互補性宋憲偉
實驗室研究:從科學哲學到社會學范式的轉變王娜
改革期黨政組織網絡中的政策行為控制機制分析李勇軍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回顧與展望馬海壽,戚桂鋒
公共危機治理網絡視閾下的政府間關系劉霞,嚴曉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理論淵源和科學內涵蔣均時,張博穎
馬克思生態思想的發展軌跡與理論視域葉海濤,陳培永
中國非稅收入規范化管理模式探析張麗華,楊樹琪,孫輝
中國少數民族公民的三重身份認知——以回族為例馬平
文化建設:人類學應用研究的新領域胡守勇
中國軟實力的構建與中美戰略競和張小穩,高新濤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云南社會科學雜志社和云南社會科學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昆明環城西路577號云
郵政編碼:650034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昆明環城西路577號云,郵編:65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