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社會科學》(雙月刊)創刊于1990年,是由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刊登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視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的研究。讀者對象為社會科學工作者、高校文科專業師生、黨政干部和黨校學生。
《江蘇社會科學》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經濟學、法學、政治學、哲學、文學、歷史學、社會學
女犯的個體因素和獲取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劉柳,崔永康
人·符號·文化——卡西爾三位一體哲學思想解析劉珂珂,張梅
機遇范疇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哲學袁久紅,朱菊生
反思意識形態:起源、類型與終結神話倪新兵,付克新
阿多諾與虛無主義:從其對海德格爾的批判談起楊麗婷
生產關系再生產與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化孫樂強
論國家審計在宏觀調控中的保障監督作用曾曉虹
國際社會福利改革:對中國社會救助政策的啟示徐月賓,張秀蘭,王小波
關于中國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新思考高中華,姚倩
群體性事件的行為模式與解釋框架——基于江蘇的實證研究柏駿
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意義、方法與對象張一兵,周嘉昕
在道德與法律之間——現代性反思的主客觀二維之爭及其解決張盾,王華
帕森斯"分析的實在論":反實證主義,還是另類的實證主義?謝立中
躍遷與整合:論精神病患社會支持的專業性與操作性花菊香
俄國形式主義之后: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反思與批判楊向榮
馬克思的資本辯證法——辯證法的革命與革命的辯證法白剛
境域之中的"心"與"物"——王陽明心物關系說的現象學分析林丹
道教與基督教的幸福觀比較——以葛洪與奧古斯丁為例孫亦平
交往與共識何以可能——論哈貝馬斯與后現代主義的爭論張云龍
新中國60年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基本經驗王永貴
"自然"概念與馬克思生態理論的邏輯結構葉海濤
傳統文化、制度變遷雙重影響下的中國居民消費行為研究姜洋,鄧翔
在"偶緣性"問題上伽達默爾對胡塞爾符號論的超越莊威
中國省域知識產出份額演變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拜琦瑞,楊開忠
危機公關中消解信息不對稱的策略選擇分析嚴立新
知識型新員工離職的原因和機制研究楊東濤,曹國年,朱武生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認識論轉向的意義——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孫利天
走向"身體哲學"——中國傳統哲學研究范式的變革張再林
海德格爾對亞里士多德存在論詮釋的基礎——現象學方法的互通朱清華
研究范式與馬克思哲學——對馬克思哲學研究的一種前提性思考陳忠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江蘇社會科學雜志社和江蘇社會科學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南京建鄴路168號
郵政編碼:210004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南京建鄴路168號,郵編:2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