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teau and Mountain Meteorology Research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季刊)創刊于1981年,由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主辦。本刊是四川省氣象科技人員與全國氣象工作者交流的園地,也是反映四川氣象科技研究水平的窗口,展示了四川氣象科研的成果;是有關部門獲取氣象科技信息的渠道、氣象愛好者可通過該刊了解和學習氣象知識。
論文、天氣分析與氣象預報、氣候分析、農業氣象、大氣探測、氣象通信、學術討論、氣象服務、氣象科技產業
1、內江洪澇特點及成因分析張春輝
2、雅安市近地面空氣負(氧)離子狀況初探彭貴康
3、危險氣體泄漏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探討楊利敏
4、峨眉山(高山)自動氣象站防雷探討王會兵;徐志敏
5、四川地區地震與降水量的統計分析蔣興文;李躍清
6、2006年廣安特大伏旱成因分析王曉芳;甘在安;王平
7、基于集對分析的洪水分類研究王文圣;李躍清;秦寧生
8、核電站選址氣象條件的初步分析汪麗;汪梅冰;郭善云
9、推進氣象科技創新提高西南地區航空氣象保障水平高毅
10、攀枝花市區33年氣溫變化趨勢研究毛家勛;姜波;尹雪梅
11、高原山地短臨預警預報系統的設計與構建肖天貴;肖光梁
12、資陽市城市街道日照條件分析蔣夢姣;魏良秀;董更生;何歡
13、2004年冬春季中國地區云的模擬分析王知田;李昀英;陶恒銳
14、近40年西昌北郊降水變化分析楊正芬;劉宸釗;郭學文;甘思舊
15、風廓線雷達原理及其在高原地區探測結果初析趙興炳;李躍清
16、川南經濟區夏季農業干旱危險性特征研究王杰;倪長健;袁淑杰
17、金沙江流域氣溫降水變化特性分析陳媛;王文圣;王國慶;王順久
18、數值預報產品在暴雨天氣過程中的分析檢驗袁本荷;青泉;顧清源
19、印度洋海溫異常與南亞高壓東西振蕩的關系林莉;李躍清;范廣洲
20、四川省暴雨洪澇災害損失時空演變特征分析卿清濤;陳文秀;詹兆渝
21、西藏地區GPS水汽資料與降水量之間的對比分析羅布;楊秀海;央金
22、重慶市動力氣候模式產品降尺度應用檢驗評估分析李梗;唐紅玉;葉釗
23、自動氣象站采集器數據質量控制程序的改進設計謝從剛;王振會;鄔亮
24、四川省平均氣溫序列的均一性檢驗及其分析游泳;余海蓉;苑躍;王曉蘭
25、2008年重慶冬季低溫天氣的環流異常特征周浩;程炳巖;王勇;董新寧;雷婷
26、青藏高原冬春積雪異常影響中國夏季降水的數值模擬韋志剛;陳文;黃榮輝
27、基于NOAA/AVHRR資料的城市熱島效應研究方法卿清濤;馮建東;郭海燕
28、基于概率神經網絡的遙感影像分類方法巴桑;張正健;劉志紅;李祚泳;侯長艷
29、帕默爾旱度模式在綿陽干旱研究中的應用蔡元剛;王明田;周志君;陳東東;張玉芳
30、2008年初宜昌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成因分析宋春遠;熊傳輝;羅劍琴;祁東平;李芳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高原山地氣象研究雜志社和高原山地氣象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光華村街20號
郵政編碼:610072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光華村街20號,郵編:61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