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氣象與環境科學》原名《河南氣象》,創刊于1978年,1992年成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期刊。自公開發行以來,它以實用性強、信息量大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曾于1992年獲首屆全國優秀氣象期刊二等獎,1996年和1998年獲河南省第二和第三屆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在全國氣象期刊中享有一定聲譽。近年來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收錄。
《氣象與環境科學》的辦刊原則更強調專業性和學術性,通過研究論文、綜合評述、應用技術、學術爭鳴等欄目,兼容并收,及時刊載有關大氣科學、應用氣象、生態與環境科學等領域的具有創新性和應用性的研究成果和有獨到見解的綜述性論文,為氣象、農業、環保、水利、林業、民航等部門及相關高校搭建一個高層次、權威性、具有影響力的科技資源交流平臺,推動相互間的交流與合作,謀求共同發展。改版后,《氣象與環境科學》仍由河南省氣象局主辦,但增加了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農業大學三所高校作為協辦單位。同時對編委會進行了重建,由國內外知名氣象及相關學科的院士、專家、學者組成陣容強大的編委。
研究論文、簡訊、應用技術
1、保定市2009年冬季氣溫分析韓艷,楊龍
2、豫東南龍卷風時空分布和災害特征申占營
3、遠距離臺風暴雨過程分析范學峰,夏衛東
4、中國1470-2006年夏季旱澇前兆研究蔡爾誠
5、實行全局民主票決推進民主政治建設趙規劃
6、住宅側墻綠化的降溫增濕效應研究李有,施琪
7、氣象因素對社會經濟生活影響研究綜述劉愛明
8、風廓線雷達資料在暴雪天氣過程中的應用周之栩
9、1954-2010年商丘降水變化趨勢及突變分析張云霞
10、普陀山植被對旅游干擾的響應研究李軍玲,張金屯
11、河南夏季干旱氣候特征分析竹磊磊,常軍,張善強
12、高空形勢與山東半島冷流暴雪的關系褚昭利,李建華
13、貴州春季冰雹天氣過程個例分析許弋,周麗娜,張萍
14、葉面積測量試驗數據對比分析王二虎,冶林茂,喬長城
15、河南省全新世環境演變研究概述閆慧,申懷飛,李中軒
16、北美五大湖水環境保護經驗分析竇明,馬軍霞,胡彩虹
17、中γ尺度大暴雨的生成與特征張玉峰,賈成剛,吳麗敏
18、基于GIS的西平縣土地利用變化分析宋軒,邱帥,陳杰
19、CTL-713C型天氣雷達發射機故障檢修方法舒童,楊東旭
20、影響交通安全的氣象因素分析及防控對策嚴玉彬,姬社英
21、凍雨形成的天氣條件分析趙培娟,邵宇翔,李周,高媛媛
22、河南省人體舒適度氣候指數分析李樹巖,馬志紅,許蓬蓬
23、雪面溫度與地面溫度的關系分析李憲光,邵艷芳,楊瑞霞
24、商丘市災害性天氣配套預報方法熊坤,王海艷,孫民,孫杰
25、中國極端天氣事件與農業氣象服務陳懷亮,張紅衛,薛昌穎
26、關于完善我國排污權交易體系的構想郭廷忠,王丹,寧曉偉
27、"鄭汴一體化"進程中生態廊道系統建設探討董斌,苗蕾,李有
28、小型加油站雷擊風險評估的災害分析及防護對策曾慶鋒,王振會
29、河南省一次大暴雨天氣過程的非地轉濕Q矢量分析喬春貴,賀哲
30、雷達在水文預報應用中的研究進展胡彩虹,張青山,楊帆,李析男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氣象與環境科學雜志社和氣象與環境科學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鄭州市金水路110號
郵政編碼:45000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鄭州市金水路110號,郵編:4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