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蠶業》(季刊)創刊于1959年,是廣東省蠶學會主辦的蠶業科技刊物,面向生產和科研,實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力求辦出熱帶亞熱帶技術特色。主要刊登栽桑養蠶技術、桑蠶病蟲害防治、桑蠶品種資源與利用、遺傳育種與良種繁育、蠶桑化學及其副產物綜合利用、蠶繭收烘與儲運、繭絲加工與生產等方面的試驗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國內外研究進展與綜述、學術研究動態、生產經驗與總結及有關的政策法規等。融科學性、實用性、技術性、指導性于一體。
蠶業專欄、農林環境、畜牧養殖、技術應用、經濟視野、鄉村發展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進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陳麗茵,張燕
桑樹鞘翅目主要害蟲的研究進展李晨霖,葉可可,黃志君
淺談增強桑蠶一代雜交蠶種抗性的技術措施黃揚文
英德市小蠶共育新模式的探討張化成,林忠芬
次氯酸鈉有效氯降解規律分析李麗,楊瓊,邢東旭
電動升降式熟蠶自動上蔟裝置的設計與應用蘭自勉,潘慶流
蠶繭產量預測方法的探討黃統思,許永進,吳軍,符妙嬋
家蠶抗核型多角體病毒病研究進展邢東旭
微生物轉化的研究和應用曹淑芬,李文楚
家蠶原原種、母種繁育的防微體會丁建軍
蠶桑業引進信息化管理的思考朱冬亞,胡智明
家蠶滯育及滯育解除機制研究進展劉景毅,林健榮
家蠶轉基因技術的應用研究李興霞,孫京臣,楊婉瑩
蠶沙資源的綜合利用研究進展黃勇,廖森泰,劉吉平
越南的蠶桑資源綜合利用阮翠幸,劉吉平,廖森泰
我市桑園霜害調查及防治的實踐王志浪
試談蠶種場微粒子病防治體系的構筑凌榮
開發蠶桑資源提高綜合效益魏艷,李芬
淺談蠶種保護處理技術體會徐瑛,戴高華
科政企聯動打造科技型蠶桑專業鎮盧錦標,林石清
桑葉中毒死蜱的殘留分析測定劉新清,譚佩嬋
提升產業水平打造蠶桑特色鎮李芬,張輝,李仕亞
淺談橫縣發展"三高"蠶業的技術對策梁日光
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扶助農民奔小康陳遠忠,羅展勇
單酶水解蠶蛹蛋白工藝條件研究林高堂,蔣立文,顏新培
滅蠶蠅防治蠶寄生蠅的效果及新藥的研發黃自然
拓展思路外引內聯努力推動繭絲產業化進程黃素梅
乳源縣桑樹病蟲害發生原因及防治對策楊秉權,植明華
高溫季節要加強防治"白口仔"蠶病廖富蘋,霍永康
家蠶人工飼料的研究進展劉偉強,林健榮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廣東蠶業雜志社和廣東蠶業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廣州市天河區科華街73號
郵政編碼:51064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科華街73號,郵編:51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