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科技培訓》(月刊)創刊于2002年,由農業部農民科技培訓中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主辦。宗旨:一本雜志情系億萬農民,科技培訓致富千家萬戶。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對象:普通農民,農業系統干部,學校教師、學生。
卷首語、特稿、專題、農民田間學校、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一線手記、職教論壇、職教人物、調查研究、慶祝建黨百年·感言
1、吉林省玉米螟綜合防治技術張維龍;
2、雞腿菇的幾種栽培方式于千桂;
3、晚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郭天財;
4、“農廣天地”電視節目介紹李海霞;
5、“致富早班車”廣播節目介紹曹婭晶;
6、澄城縣整合農民培訓資源初探習娟;
7、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措施原鵬麗;
8、馬鈴薯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蘇新志;
9、八角金盤的栽培及科學繁殖技術要點翟廣華;
10、無公害生態茶園建設與管理技術傅成林;
11、果蔬濫用植物生長激素現象不容忽視李翠英;
12、對農民工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幾點思考王小茹;
13、高營養價值野菜——委陵菜高效栽培技法曹玉佩;
14、農民教育培訓主陣地建設的實踐經驗談高善兵;黃昆;皋古西;
15、高產創建示范區小麥秋種需注意的問題張銘浩;楊晶;顏紅;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農民科技培訓雜志社和農民科技培訓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24號樓
郵政編碼:100125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24號樓,郵編: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