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dong Tea Industry
《廣東茶業》(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由廣東省茶葉學會主辦。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向廣大茶葉生產、經營、科研單位及茶葉愛好者,宣傳黨的農村政策,推廣茶葉科研成果,交流茶葉產銷經驗,普及茶葉知識,弘揚茶文化,提供茶信息,介紹茶葉生產,介紹企業成功經驗,追蹤國內外茶葉科技發展和市場新動態。是一份專業性、權威性、可讀性為一體的,信息量大的專業期刊。
專題綜述、試驗研究、應用技術、專題論壇、茶業資訊
1、綜述飲茶與健康的關系吳春蘭;
2、謹防翻新春茶 切勿貪鮮劉國信;
3、梅州客家茶文化及其發展劉仕梅;
4、苦蕎茶的功能研究進展唐麗華;王登良;
5、給力培育龍頭 助推茶業發展龍錦賢
6、提升江山茶產業發展的思考鄭小琴;
7、從潮州工夫茶中品商業味道湯華權;
8、寓意于形:日本茶道的內在性訴求高永;
9、月餅與茶 和諧健康 相得益彰丁俊之;
10、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推動茶業科學發展鄭如欽;
11、宜昌茶區主要病蟲害及綠色防控技術張進華;
12、華安縣鐵觀音生態茶園建設技術要點楊志明;
13、農藥在茶園安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馮添泉;
14、茶樹硒元素的研究進展張婉婷;聶水泉;張靈枝;
15、“千惠”復合微生物液肥在茶樹上的應用試驗蘇火貴;吳月德;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廣東茶業雜志社和廣東茶業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廣州市東曉路31號1號樓701室
郵政編碼:51023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東曉路31號1號樓701室,郵編:5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