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產》(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是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主管、福建省水產學會和福建省水產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主要刊載海洋漁業生態與環境保護、水產資源、捕撈技術、水產增養殖、漁船和漁機、儀器、水產品加工與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論文、綜述和應用技術等,適時少量地刊載一些國家和省級相關的漁業產業政策與法規、專論等。主要讀者對象是水產科技、教育工作者,各級水產行政領導、基層干部和水產專業戶等。
《福建水產》一貫秉承科學、嚴謹、公正、客觀、寧少勿濫的辦刊原則,及時地報道了我省海洋、漁業界的新成果與新技術,經過近40年的出版發行,形成了自己的辦刊特色即保持注重學術性又兼顧實用技術,這在我國海洋與漁業界省級刊物中已不多見,受到了各級讀者的好評。在我國海洋、水產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和相當的影響力;是中國科技期刊數據、中國期刊全國數據庫、《中國水產文摘》、《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維普中文期刊等國內外眾多科技期刊數據庫的收錄期刊。
《福建水產》現已更名為《漁業研究》。
資源與環境、養殖技術、病害防治、水產加工
1、臺灣海峽野生牙鲆繁育技術 林清海;
2、刺參南方池塘養殖技術 李正良;
3、水庫網箱養殖史氏鱘 謝彩云;
4、魚鱗利用的研究進展 石維煥;許永安;
5、葉綠素a測定方法之比較 吳妹英;
6、赤點石斑魚早繁試驗初報 王本健;
7、魚鱗利用的研究進展 石維煥;許永安;
8、水庫網箱養殖史氏鱘 謝彩云;
9、葉綠素a測定方法之比較 吳妹英;
10、赤點石斑魚早繁試驗初報 王本健;
11、貢氏紅圓尾?人工繁殖實驗研究 鄭樂云;
12、凡納濱對蝦健康育苗技術的研究 蔡葆青;
13、貢氏紅圓尾?人工繁殖實驗研究 鄭樂云;
14、大鯢人工繁殖技術初步研究 施學文;
15、福建省設施漁業發展現狀與對策探討 劉常標;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福建水產雜志社和福建水產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廈門市東渡海山路7號
郵政編碼:36101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廈門市東渡海山路7號,郵編:3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