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辦的民族學專業學術期刊。選登國內外學者研究世界民族的論著和資料。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研究、族際熱點問題透視、民族社會的變革與發展、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人類學理論和方法、國外民族考察報告、人物與機構介紹等。
《世界民族》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馬克思主義民族問題理論研究、族際熱點問題透析、人類學與民族學理論和方法、民族社會與文化、外國學者對中國民族的研究、資料與信息、人物或機構介紹、會議報道、國外民族考察報告
1、在粵印度人狀況初探賈海濤;唐姍;
2、國際政治學視閾下的巴以關系曹興;
3、淺析緬甸華人的公民資格問題范宏偉;
4、人類學的批評與建設:基于人道主義的立場馬威;
5、東北亞“文化經濟共同體”的構想、路徑與展望祁進玉;
6、保留和弘揚加拿大土著文化深層原因解析魏莉;
7、美國少數族群傳媒理論研究的進展及缺陷彭偉步;
8、月經人類學:聚焦女性被遮蔽的生活方式李金蓮;朱和雙;
9、美國華人新移民第二代及其身份認同李其榮;姚照豐;
10、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與伊斯蘭黨關系簡析范若蘭;
11、中緬佤人國家意識建構的歷史敘事郭銳;
12、二元維度中的達爾富爾問題馬燕坤;楊偉敏;
13、認同視角下的挪威“7•22”事件藍希瑜;趙亞;廖莉;
14、 “失落的主題”:旅行文化作為民族志的表述范式彭兆榮;
15、從想象、走進到反思:人類學視野下的“邊緣”研究譜系曹大明;黃柏權;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世界民族雜志社和世界民族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27號
郵政編碼:10008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27號,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