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月刊)創刊于1950年,其資料豐富、學術性強,是全國文物考古界的重點刊物。初名《文物參考資料》,1959年改為《文物》月刊。50多年來從內容到形式,幾經改革,1978年海外銷量居出口社會科學刊物前列;1997年2月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消息,《文物》已是海外讀者最歡迎、發行量第一的華文刊物。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為國家贏得了較高聲譽。
《文物》雜志目前已出版近600期,據統計,我國重大考古發現的發掘簡報80%是在該刊上發表的,成為國內外學術界從事研究的必備期刊。近年來連續獲得三屆國家期刊獎,并被評為中國期刊方陣的最高等級“雙高期刊”。2002年社科院信息中心統計了全國780余種影響較大的學術期刊,在所統計的國內發行量、海外發行量、國內引用率、海外引用率四個方面都名列第一。已成為對外宣傳我國文物保護和科研成果的主要窗口。
考古新收獲、研究與探索、陶瓷賞析、博物藏珍、科技考古、讀者·作者·編者、新書介紹
1、宣爐辯疑 陸鵬亮;
2、清代公主園寢調查 董坤玉;
3、西漢宣春鼎及其相關問題 劉余力;
4、內蒙古巴林左旗出土彩繪木棺 張興國;
5、長沙西漢漁陽墓相關問題芻議 宋少華;
6、結構獨特的唐代白瓷執壺 陳盡忠;李萍;
7、清華簡《系年》及有關古史問題 李學勤;
8、至正十一年銘青花云龍瓶考 黃清華;黃薇;
9、新樂下層文化的分期與年代 趙賓福;杜戰偉;
10、論肖家屋脊玉盤龍的年代及有關問題 朱乃誠;
11、西周?國墓地出土紡織品的科學分析 宋建忠;南普恒;
12、南澳Ⅰ號明代沉船2010年出水陶瓷器 宋中雷;黎飛艷;
13、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高麗遺址出土中國瓷器 金英美;
14、 “出土飽水竹木漆器及簡牘保護學術研討會”紀要 趙桂芳;
15、河北邯鄲趙王陵二號陵出土的戰國文物 趙建朝;李海祥;李付山;李靜;閆海軍;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文物雜志社和文物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
郵政編碼:100007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郵編:1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