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月刊)創刊于1955年,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的考古專業學術性資料性刊物。主要刊載考古學研究論文,發表野外考古發掘調查簡報、考古資料的綜述和書刊評介,亦反映自然科學在考古中的應用成果。本刊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研究與探索、調查與發掘、信息與交流、本刊專稿、本刊專稿——商周冶金考古、考古與科技、考古簡訊、讀者·作者·編者、考古學家·考古學史
1、《云陽走馬嶺墓地》簡介 雨珩;
2、《海岱考古》第4輯簡介 雨珩;
3、《五代李茂貞夫婦墓》簡介 文耀;
4、也談弓形器的形制及相關問題 滕銘予;
5、云南魯甸縣野石山遺址發掘簡報 劉旭;
6、考古發現與秦漢時期的體育活動 白云翔;
7、考古發現與唐宋時期的體育活動 崔樂泉;
8、云南劍川縣海門口遺址第三次發掘 閔銳;
9、云南大理市海東銀梭島遺址發掘簡報 閔銳;萬嬌;
10、云南晉寧縣小平山遺址試掘簡報 徐文德;蔣志龍;
11、杭州市余杭區良渚古城遺址2006~2007年的發掘 劉斌;
12、《秦始皇陵二號兵馬俑坑發掘報告(第一分冊)》簡介 溶雪;
13、《肇源白金寶:嫩江下游一處青銅時代遺址的揭示》簡介 瑞琪;
14、四川漢源縣麥坪新石器時代遺址2007年的發掘 劉化石;劉志巖;
15、江西靖安縣李洲坳東周墓葬 徐長青;余江安;胡勝;饒華松;劉新宇;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考古雜志社和考古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國家體育場北路1號院3號樓
郵政編碼:10010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國家體育場北路1號院3號樓,郵編: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