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學通訊》(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是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檔案專業學術性刊物。研究檔案學、文書學的基本理論,探討檔案工作、文書工作及檔案教學工作中的新問題,介紹國內外研究動態及成果。
《檔案學通訊》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本期專題:檔案與中共建黨100周年、理論縱橫、實踐經緯、法治天地、檔案史論
我國政府機關回復下級機關“請示”的多種方式解析沈蕾
1908—2011年英美檔案學著作專題研究黃鸝
2008-2011年我國檔案學碩士論文文獻計量分析陳忠海;婁晶晶
媽祖信俗口述訪談記錄的轉錄與檔案整理陳祖芬
流失海外歷史檔案的追溯對檔案文化建設的作用趙淑梅
我國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李財富;謝婉瑩
1990-2011年我國檔案館文化建設研究述評陳忠海;陳潔
檔案記憶觀、資源觀與“中國記憶”數字資源建設馮惠玲
后現代主義與檔案學:從德里達、??碌教乩?middot;庫克李佩侖
檔案學的學術尊嚴與基層檔案工作者的職業尊嚴章華明
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信息資源的形成及采集研究譚必勇
2001-2010年我國檔案學核心期刊綜述類文獻的計量分析張愷
《檔案學通訊》2001至2010年刊出論文作者情況分析趙麗清;曹霞
文書學檔案學史上的并蒂奇葩——《文心雕龍》與《文選》吳榮政
基于知識服務的檔案管理模式的理論探索徐擁軍;周艷華;李剛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警惕檔案機構邊緣化王云慶;陳建
社會記憶與地方社會秩序——以徽州歷史檔案為分析對象楊雪云;丁華東
檔案學期刊學術影響力綜合評價初探時月嬌
對國家檔案館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思考張敏;王霞
歷史檔案數字化過程中的管理系統問題研究黃小忠
國家重點檔案搶救修復核心問題的研究張艷欣
中國檔案學尊嚴的回歸——基于學科范疇體系的考察高大偉
中國電子文件管理標準體系現狀與實施戰略錢毅
融合之路:中國電子文件管理的體制和機制劉越男
電子文件管理項目建設方法論研究李澤鋒
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績效審計:背景、內涵與意義王新才;呂元智;袁文清
檔案整理:從事由原則到來源原則的演進黃世?
澳大利亞政府電子文件規范質量評估體系建設章燕華
我國數字檔案館與電子文件中心建設述評肖秋惠
虛擬、符號、歷史——關于檔案虛擬的符號論解析丁海斌;劉維貴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檔案學通訊雜志社和檔案學通訊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東城區張自忠路3號院新紅樓405號
郵政編碼:100007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城區張自忠路3號院新紅樓405號,郵編:1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