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Studies
《冷戰國際史研究》(半年刊)創刊于2004年,是由華東師范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主要內容包括:特邀專訪,青年學者論壇,冷戰專著評介,檔案研究信息及新近解密的外交檔案等。出版此書的目的在于推動我?冷戰史研究的深入,并進一步提高學術研究水平。本書中文章的觀點只代表作者個人,僅供讀者研究參考。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PHV與國際關系史研究
中國援越抗美政策之再研究
評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
上海小三線口述史選編(四)
“布拉格之春”及其意義再認識
美國的政策與1989年革命(一)
新視角、新材料與文化冷戰史再研究
中蘇分裂與1960年代日本的對華政策
水到渠成:建交前體育交流與中韓關系發展
東德國家安全部關于信息員克恩的卷宗(二)
東德國家安全部關于信息員克恩的卷宗(一)
論緬甸聯邦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過程
1962—1963年印度空防問題與英美關系
印中對抗:新德里的視角(1960—1970)
中朝兩國科學院的科技合作(1953—1976)
非洲叢林中的新使命——馬法賢老人訪談錄(十四)
非洲叢林中的新使命——馬法賢老人訪談錄(十三)
英國對西歐聯盟政策研究述評(1944—1971)
華玲和談的實現與中國和平共處外交政策的形成與實施
21世紀以來緬北國民黨軍問題研究:新視角與新文獻
冷戰時期羅馬尼亞的社會制度轉型及其相關檔案文獻述略
越南戰爭期間中國對越援助與援越政策研究(1964—1975)
《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約談判文件——日本外交檔案“開示文書”
冷戰背景下越寮“特殊”關系的發展和演變(1959—1965)
新中國初期海外華僑在廣東的投資活動及成效(1949—1955)
安全的革命:中國援越抗美政策的緣起與形成(1960—1965)
法德貨幣政策分歧與歐洲經濟一體化初期嘗試(1969—1970)
比森特·羅維塔與原生書店——試論冷戰時期思想在拉丁美洲的傳播
新中國成長歷程中外交觀念的變遷——從革命的、民族的視角到發展的、全球的視野
關于《和中蘇伙伴關系,1945—1959:一部新歷史》的評論以及作者的回應
蒙古國的蒙中關系史研究——20世紀60年代以來蒙古國蒙中關系史研究的幾個熱點問題
迪芬貝克時期加拿大與中國小麥貿易探析(1957—1963)——基于對加拿大政府解密檔案的解讀
朝鮮戰爭中轉入朝鮮人民軍的中國朝鮮族參戰軍人采訪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朝鮮族參戰軍人采訪錄(七)
兩個40周年對重新審視和重視中日關系“特殊性”的啟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與《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走過“不惑之年”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冷戰國際史研究雜志社和冷戰國際史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500號華東師大歷史系
郵政編碼:20024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500號華東師大歷史系,郵編:20024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
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
級別:CSSCI南大期刊
主管:政協山東省委員會
級別:省級期刊
主管: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
級別:CSSCI南大期刊
主管:首都師范大學全球史研究中心
級別:CSSCI南大期刊
主管: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
級別:省級期刊
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
級別:CSSCI南大期刊
主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海洋史研究中心
級別:CSSCI南大期刊
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內陸歐亞學研究中心
級別:部級期刊
主管: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陜西歷史博物館
級別:省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