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History Review
《全球史評論》(半年刊)創刊于2004年,是由首都師范大學全球史研究中心主辦的連續性學術輯刊,劉新成教授擔任主編。
《全球史評論》致力于在中國歷史學界推進全球史的研究視野與方法,提倡有關跨文化、跨國家歷史現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視野中的文明互動與交往,探尋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全球化進程與地方特性的相互影響。
全球史理論與方法、專題研究、評論、海外新書評介
香料與中世紀西歐人的東方想象
戰后日本對“他者中國”的認知和想象
迪佩什·查克拉巴蒂的“地方化歐洲”觀念
18世紀末英國東方學家對印度形象的建構
帝國與相遇:1350—1750年的世界
19世紀德國人類學視域中的澳大利亞原住民
評孔飛力《他者中的華人:中國近現代移民史》
近代早期太平洋的商人、移民、傳教士與全球化
跨文化視野下詹姆斯·庫克與大洋洲原住民的互動
他者的言說:美國《紐約時報》對辛亥革命的報道
評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評彼得·弗林科潘《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從清末民初中國時局看1917年俄國革命的地緣政治影響
從月港到安海——泛海寇秩序與西荷沖突背景下的港口轉移
作為他者的環境——早期殖民者對澳大利亞環境的認知與利用
漢學主義范式的空間結構——以《哈佛中國史》為中心的考察
評詹姆斯·貝里奇、約翰·達爾文等(編)《全球史的前景》
評邁克爾·威利《浪漫的遷徙:地方、國家及跨國的疏離感》
評卡倫·奧賴利《陽光海岸的英國人:跨國身份和地方社群》
寶典抑或廢紙?——中世紀埃及與敘利亞社會經濟史的文書史料
評堀田江理《亞洲主義與日本的戰爭(1931—1945)》
“禮拜不鞭馬”:清末民初國人對英國動物保護的認知及初步實踐
“高升號事件”中的英國輿論——以《曼徹斯特衛報》為例的分析
評卡爾·布里奇、肯特·費奧多羅維奇《不列顛世界:流散、文化與認同》
全球視野下的城市空間、記憶與文化——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跨學科工作坊綜述
戰爭、陰謀和愛情:區域網絡中的埃及與赫梯關系(1350—1207BCE)
文明互動視角下的中國—中東歐合作——“第二屆中外文明互動學術討論會”綜述
人類學、世界體系理論與全球史編纂——評《人類學與全球史:從部落到現代世界體系》
評卡蒂亞·安圖內斯等(編)《探尋荷蘭帝國:商、網絡和機構(1600—2000)》
奇怪的壟斷——華商如何在香料群島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最早的“合作伙伴”(1560-1620年代)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全球史評論雜志社和全球史評論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鼓樓西大街甲158號
郵政編碼:10072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
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
級別:CSSCI南大期刊
主管:政協山東省委員會
級別:省級期刊
主管: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
級別:CSSCI南大期刊
主管:首都師范大學全球史研究中心
級別:CSSCI南大期刊
主管: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
級別:省級期刊
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
級別:CSSCI南大期刊
主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海洋史研究中心
級別:CSSCI南大期刊
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內陸歐亞學研究中心
級別:部級期刊
主管: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陜西歷史博物館
級別:省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