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廣角》(月刊)創刊于1994年,是由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管主辦、廣東中共黨史學會合辦的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黨史類刊物;是一份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融黨史紀實和學術研究于一體的刊物。刊物注重反映廣東近現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社會發展歷程,刊載的文章既有歷史寫實,也包括各類資政學術論文,融學術性、知識性、思想性和可讀性于一體;是廣東省各級黨組織、政府弘揚黨的革命傳統、宣傳廣東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重要陣地。創刊27年來,成績斐然,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目前發行量已過萬冊,并為全國近10家知名期刊網絡中心全文收錄傳播。
《紅廣角》現已更名為《廣東黨史與文獻研究》。
黨史工作 人物述林 專題史料 懷逝憶舊 史海鉤沉 讀史隨筆
1、張治中將軍與共產黨人的情誼馮惠;
2、一塊傳遞革命者真情的懷表孔德生;
3、也談八一起義為何發生在南昌陳洪模;
4、中共歷史上著名的紅色女諜揭秘申風;
5、施存統的兒子人民音樂家施光南苗體君;
6、大漢奸梁鴻志與中華民國維新政府葛美榮;
7、廣東早期黨組織的創建過程及特點陳俊鳳;
8、中國共產黨在廣東早期情報工作事證江志如;
9、管黨治黨是建設幸福廣東的政治保證謝迪斌;
10、王實味的婚姻狀況及其不幸的人生結局孟昭庚;
11、廣東黨組織對抗日戰爭勝利的特殊貢獻陳立平;
12、:廣東改革開放事業的主要開創者陳弘君;
13、黨史上又一次具有重要標志性貢獻的大會林雄輝;
14、改革開放初期與的廣東情結陳憲宇;
15、中央蘇區范圍內以廣東籍革命人物命名的縣余敏;
16、回憶同志視察汕頭經濟特區的日子林興勝;
17、中共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踐與啟示鄭惠玉;
18、從合作到分歧:大革命中的陳獨秀與瞿秋白熊坤靜;
19、史可軒:從辛亥革命中成長起來的革命先烈毛崢嶸;
20、黃埔軍校最后一任政治部主任熊雄的傳奇人生楊雯;
21、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經濟特區向中央要權紀實師春苗;
22、從一則報道聯想革命者的孝道和博愛及其他王國梁;
23、中共“一大”會議幕后女功臣王會悟李紅濤;徐會軍;
24、譚震林談批評與自我批評:攬得起來聽得進去趙全紅;
25、揭秘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歷時9年耗資約40.5萬肖燕明;
26、元帥為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題寫館名的經過卜穗文;
27、彭湃留日同學、潮籍愛國教育家姚華萼事略梁水良;黃輝堅;
28、為紅軍長征開方便之門的嚴應魚將軍葉俊新;馬志康;官碧紅;
29、贊成“介紹出席領導時不鼓掌”有何現實意義幽谷論劍;
30、新時期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轉變的政治合法性思考李娜;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紅廣角雜志社和紅廣角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華明路13號華普廣場東塔7樓
郵政編碼:51062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華明路13號華普廣場東塔7樓,郵編:5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