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lace Name
《中國地名》(月刊)創刊于1983年,由中國行政區劃與地名學會主辦。旨在交流地名管理工作經驗,宣傳推廣標準地名,普及地名知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中國地理》具有理論性、科學性、實用性、知識性、趣味性、權威性、指導性、指向性堅固的特點,尤其受到謀求提升區域品牌知名度及影響力的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和其他新老讀者的歡迎。進入新時期以來,《中國地名》既實現了平穩的市場化過渡,又保留了其政治工作指導類期刊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之上,《中國地名》雜志社還力求有所創新和突破,力圖為促進區域產業經濟發展和區域品牌打造提供創新超值服務。
地名工作、地名語論、地名研究、地名溯源、地名百科、名品名牌、旅游論壇、童言地名、名地發現、名地名人、名城名市、名街名巷、名鄉名鎮、奇觀奇景、域外來風、游人記趣、地名萬花筒
1、城市道路命名規范化初探胡方佳;
2、龍女和八仙女:嫁給金石灘的婆媳王英林;
3、淺談襄陽地名的中國城市品牌價值吳笑一;
4、雷人街名這不是城市文化應有的方向周懷宗;
5、心系安縣攜手共建共創幸福美好明天徐鐵南;
6、革命歷史名城輝映著偉大的延安精神徐鐵南;
7、歷史上的海防與舟山群島地名之關系王建富;
8、江西大旅社:南昌八一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張勇;
9、關于我國地名研究理論依據的探討張燕;張偉;
10、當前區劃地名工作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舒國兵;
11、談談如何把握規劃地名選字組詞的對象龐森權;
12、三省三地爭奪莊子故里激烈博弈難有定論王翔宇;
13、以安陽為例談地名文化層與古都地名研究孫景超;
14、城市地名普查工作的主要經驗及建議李敏;沈正平;
15、從遠古一路飄然走來的沈陽地名的歷史記憶閻萬章;
16、冀甘晉豫陜五省多地爭“女媧故里”狼煙翻滾武兵;
17、從蘭州的地名特征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的價值梁貴倉;
18、我國城市新地名增速快命名多有喜有憂亟待規范張華;
19、漢字譯寫越南地名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陳繼華;
20、我們要讓孤兒過上和其他孩子同樣的幸福生活陳政高;
21、談談縣(市)地名標志設置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劉克勤;
22、關于強化縣級市設置地名標志工作的對策聶斌燕;王永山;
23、關于國家地名數據庫3.0版中地名分類問題的探討朱江領;
24、長子縣以歷史悠久古跡眾多風光秀麗成為歷史名城曲子越;
25、航測數字化成圖的方法、特點與未來人才培養方向單玉環;
26、成園溫泉山莊原生態自然山水只緣生在此“園”中張禎纓;
27、紅色遺跡飄逸著紅色的戰斗硝煙紅色的精神紅色的記憶羅輯;
28、一個被三次寫進詩詞的地名——紅根深深井岡山黃煒;
29、河北省開展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形式新穎措施得力成效顯著張亞杰;
30、歷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內涵之豐富河南地名文化特征探析鞠銘筠;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中國地名雜志社和中國地名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沈陽市沈河區熱鬧路10號2-12-2
郵政編碼:110014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沈陽市沈河區熱鬧路10號2-12-2,郵編:1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