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文史》雜志(季刊),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主辦、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管的刊物,它集學術性、資料性和知識性于一體,具有嶺南特色的文史綜合刊物。以研探嶺南傳統文化,普及文史知識,傳承文化精粹為目標;以滋文潤史、開卷有益、共襄盛舉、文化交流為宗旨。設有《嶺南論壇》、《古今人物》、《名勝古跡》、《民情風俗》、《文苑藝壇》等20多個欄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實為廣大讀者的了解、認識嶺南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讀物。
歷史長河、文苑藝壇、史海鉤沉、區域文化、館員書法作品選登、光輝歷程、學術動態、卷首語、嶺南文萃、學術爭鳴、嶺南佛教、館員論壇、人杰風華、特稿
1、胡根天書法藝術淺析王祥;
2、憶高劍父與嶺南畫派黎明;
3、嶺南畫派的劃時代意義劉書民;
4、“嶺南畫派”的革命精神王見;
5、吳川春節民俗文化調查洪三泰;
6、國民黨粵系元老古應芬楊振東;
7、書法的創新與精品意識陳永正;
8、一位忠實讀者的心聲司徒尚紀;
9、西樵山文化的可持續性發展曾騏;
10、清代廣州地區的環境保護王福昌;
11、文化與科技的和諧互動王祥本;
12、辛亥革命在嶺南的勝利何錦洲;
13、珠海留學人與辛亥革命沈榮國;
14、紙上寶物——湛江版畫玉磊;
15、紅四軍與平遠農民運動張日光;馬志康;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嶺南文史雜志社和嶺南文史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廣東省廣州市解放北路542號
郵政編碼:51003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解放北路542號,郵編: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