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文史》(雙月刊)創刊于1993年,是由安徽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辦的文史學術刊物。本刊著重反映近現代安徽以及與安徽有關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突出“統一戰線的鮮明特點,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豐富多彩的歷史畫面,生動活潑的語言風格”的特色。
《江淮文史》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政協委員風采、特殊戰線、學林英華、藝苑春秋、人物述林、往事漫錄、史林述奇、海外皖人
1、安徽的特色民俗胡遲;
2、渦陽袁氏祠堂于繼勇;
3、拿麻將說事劉繼興;
4、梁濟“放任”梁漱溟張建安;
5、陶晶孫:左聯里的名醫俞傳芳;
6、陳遠對話章立凡章立凡;陳遠;
7、廬劇《媽媽》進京演出記彭以慈;
8、民國第一才女呂碧城之謎趙焰;
9、清政府逼出來的“激進”革命雷頤;
10、辛亥百年:走向共和的歷程章立凡;
11、抗戰前期的傅斯年與胡適李傳璽;
12、“”初期的楊效椿金其恒;
13、辛亥革命必然發生的歷史軌跡陳德輝;
14、新中國“三反”運動的來龍去脈(中)楊奎松;
15、辛亥革命推倒了第一張骨牌蕭功秦;馬國川;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江淮文史雜志社和江淮文史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合肥市宿州路317號省政協6樓
郵政編碼:23000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合肥市宿州路317號省政協6樓,郵編:2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