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中國傳媒科技》月刊,創刊于1991年,是由新華通訊社主管,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主辦,中央電視臺、中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新華通訊社通信技術局、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協辦的一本以全國通訊社、報社、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傳媒決策人、管理人員、編輯和記者、技術和管理工作者為定向讀者群體的實用型科技刊物。
《中國傳媒科技》積極推動全國新聞媒體,特別是廣播、電視、報刊報業的新聞采集、編輯制作、資料存儲與檢索、信息傳播、出版發行及其設備的現代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繁榮,突出新科技、新產品、新工程、新應用的傳媒,加強媒體決策人、編輯記者、技術工作者、設備供應商之間的溝通、互動和交流、使之真正成為企業與用戶之間交流信息、加深了解的橋梁。
《中國傳媒科技》誕生于1993年。自創刊之日起,她就以專業服務中國百萬新聞工作者為己任,立志成為中國最好的傳媒科技雜志。從信息技術推動傳媒行業全面進步這個角度切入,十余年來《中國傳媒科技》秉承“立意嚴肅、觀點前瞻、通俗易懂、先進實用”的一貫風格,致力于對當代中國傳媒科技發展問題的獨立判斷以及深刻剖析,重點關注信息技術的創新性應用,為媒體帶來的巨大發展潛力,是一份真正能夠在中國傳媒發展過程中起到引導與參謀作用的權威媒體。
專題、傳媒理論、新媒體研究、媒體融合、傳媒實務、傳媒教育、傳媒個案、傳媒技術
1、數字導播系統應用實例 杜毅;
2、我國電視新聞的發展分析 劉欣;
3、廣播民生欄目長興不衰之道 李晶;
4、廣播電視網絡完善優化探析 邵其政;
5、微博時代公民媒介素養芻議 周傳虎;
6、三網融合對傳統媒介的影響研究 胡雪英;
7、新媒體環境下的政府公共危機應對 洪波;
8、解析廣播語言錄制與后期制作 陳力群;
9、移動互聯網之發展現狀及監管對策 何波;
10、電視現場轉播車技術系統探究 馬永久;
11、現代奧運會視覺形象的傳播與價值 張昭;
12、當前企業網絡安全問題和策略研究 辛鋼;
13、網絡時代下提高期刊競爭力的主要途徑 吳鎮;
14、熱點新聞事件中產生的網絡流行語的影響 甘露;
15、新媒體對廣播電視媒體的沖擊的應對策略 高坤;
16、智能光網絡在城域網中的應用和發展 何一輝;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中國傳媒科技雜志社和中國傳媒科技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97號
郵政編碼:10003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97號,郵編:1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