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系統仿真技術》(季刊)創刊于2005年,由同濟大學主辦。本刊主要刊登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電工程與自動控制、微電子學、物理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無線電物理、密碼學、應用數學等方面的有創見有參考價值的學術論文。
《系統仿真技術》仿真是以相似原理、控制理論、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及其應用領域相關專業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和各種物理設備為工具,對實際或假想系統進行試驗研究的一種綜合技術。目前已廣泛用于航空、航天、軍事、電力、化工、原子能、生物、社會和經濟等所有的工程和非工程領域。
專家論壇、論文交流、行業應用、經驗交流
1、故障模糊預測模型研究陳明;顧幸生;
2、工程項目合作關系的演化博弈分析米旭明;
3、轎車自動變速控制系統的仿真研究朱小佩;
4、地鐵站開關門虛擬現實系統的研究李維剛;
5、遠程虛擬實驗室系統構建研究苗壯;李凡長;
6、基于分層匹配的自適應跟蹤算法劉穎;王明波;
7、基于VRML和JavaScript的動畫控制機制楊琳;
8、現代物流信息網格的體系結構模型張錦;楊東援;
9、基于可變積分步長的布料仿真王亮;于素平;張東;
10、光伏充電控制器溫度補償的仿真研究崔巖;劉志平;
11、基于內容的圖像認證技術的回顧與展望張瑾;方勇;
12、基于XML技術的ASP應用模式研究楊輝;于瑞祥;
13、一種盲多用戶檢測算法的FPGA實現劉東輝;李艷萍;
14、技術創新擴散的元胞自動機仿真方亮;龔曉光;肖人彬;
15、非高斯背景下的頻域廣義匹配檢測萬福;馬銳;謝佑波;
16、干擾條件下城市交通網絡系統仿真韓傳峰;劉亮;張超;
17、基于元數據的仿真數據質量研究許國珍;焦鵬;?亞兵;
18、基于復雜網絡的艦艇作戰模型研究田寶國;李武;張雄;
19、基于TENA思想的分布式靶場虛擬試驗系統設計張潔;
20、內模史密斯預測控制器的魯棒整定方法高寧波;王元飛;
21、基于能量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目標定位于浩;陳雄;蘇鴻明;
22、基于誤差反向傳播神經網絡的超視距協同空戰研究郭巍;
23、基于元胞自動機的列車站前折返仿真模型徐瑞華;石俊剛;
24、網絡對抗訓練混合虛擬化平臺設計研究張立洪;杜丹;李龍;
25、一種三維地形仿真環境中道路信息獲取方法李馬戍;劉衛東;
26、基于MAS的多UUV編隊智能優化控制李宏宏;康鳳舉;顧浩;
27、在Matlab仿真平臺中嵌入用戶界面的方法(英文)周翔;沈為群;
28、基于STL文件的非均勻網格剖分技術研究毛紅奎;毛衛民;侯華;
29、基于最小二乘法擬合的熱電偶溫勢特性的虛擬設計陸毅;翟麗芳;
30、復雜仿真系統可信性評估的特點及評估對策吳靜;吳曉燕;高忠長;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系統仿真技術雜志社和系統仿真技術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同濟大學242信箱
郵政編碼:200092
上一本香料香精化妝品
下一本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同濟大學242信箱,郵編: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