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技術經濟》雜志是由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管,科技部主管的國家級學術團體長江技術經濟學會與長江委宣傳出版中心聯合主辦。雜志定位為綜合性學術期刊,堅持理論與實踐并重,以展現長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的學術探討與研究為宗旨,構建科學與技術發展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咨詢服務平臺。
《長江技術經濟》主要刊登長江流域自然資源、區域經濟、水利能源、交通運輸、生態環境等領域重大問題的探索和思考,國際國內重大科技成果的應用與展示,有關長江經濟帶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研究的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等。主要欄目包括: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區域發展、自然資源、水利發展、能源利用、交通航運、生態環境、工程建管、防災減災、信息化建設、國際瞭望、科技前沿等內容。
“安瀾長江建設”系列論述、水利發展、生態環境、長江經濟帶發展、交通航運、社會經濟、信息化發展
常州市城區河道清淤活水初探
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思考
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實踐與分析
新形勢下漳河水利經濟發展探索
長江流域源區水土流失防治研究
長江流域的歷史地位及大保護建議
長江流域水功能區保護管理及實踐
長江采砂船舶建造與管理對策建議
五部委聯合加大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
長江流域水資源利用與節水管理探析
加快彌補水運短板助力交通強省建設
交通強國戰略下水運安全挑戰與展望
推進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的經驗與思考
促進四川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的思考
水利支撐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舉措
新時代三峽過閘貨運需求發展趨勢展望
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實踐與思考
加快中部崛起需著力破解的難題及對策
全面加強長江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研究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長江流域農業高效節水
湖北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舉措及思路建議
河湖長制助推長江生態環境大保護的策略研究
氣候資源——長江經濟帶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推進長江大保護落實河湖長制構建健康河湖體系
新時期長江流域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監督管理初探
電網大規模可中斷負荷友好互動系統創新與工程實踐
三峽工程水庫大壩安全及長期運用研究與監測檢驗分析
長江大保護背景下入河污染物總量控制與信息化建設思考
長江設計院四大工程亮相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長江技術經濟雜志社和長江技術經濟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湖北省武漢市解放大道1863號
郵政編碼:43001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湖北省武漢市解放大道1863號,郵編:43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