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研究》(季刊)于1988年12月創刊。繼承我國“樸學”的優良傳統,熔古今中外于一爐的兼蓄方針,注重現代語言學理論和方法,以學術創新為生命,以不同學術觀點的爭論為學術進步的動力,尊崇學術自由,實行學術平等,在當時那個基礎學科備受冷落的喧囂的時代,維持著這樣一份陽春白雪般的學術雜志,其艱難可想而知。但是,經過十六年春秋,刊物不但生存下來,而且越辦越好,在國內外學術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不僅成為國內古漢語研究者、大中學文言文老師喜愛的讀物,而且走出國門,成為日本、韓國和歐美一些漢學家的必讀刊物。
《古漢語研究》雜志不僅有編輯部一輩又一輩同仁的心血和汗水,更有古漢語界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和支持。十幾年來,由來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知名學者組成的學術編輯委員會對刊物的稿件審理、對學術前沿動態的跟隨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為了今后的進一步發展,從2005年起,我們還增加了一部分近年來已成為古漢語學界中堅力量的中年學者組成新的編委陣容。正是編委們和編輯部同事們一致的努力,刊物才能以學術質量取勝。
簡訊、冷門絕學專欄
甲骨文時間表達式“A向B”研究郭仕超喻遂生
論韻譜歸納法在古韻部研究中的意義和作用張民權田迪
從覃韻結構論*oN類韻母的歷史音變王南冰宋兆祥
漢語形源助動詞形成的句法機制丁海燕張定
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研究的幾個問題吳繼剛毛遠明
論俗賦在中古漢語詞匯史研究中的價值許菊芳
秦漢簡牘法律用語“完”再考辨——兼及“髡”、“耐”趙久湘
《甲骨文字形表》摹寫失誤舉例陳婷珠李新城
辭書誤解古代訓詁語三例黃金貴唐莉莉
西周時期受事主語句考察顧丹霞唐麗娟
動詞的時間范疇化演變:以動詞“當”和“將”為例龍國富
元代八思巴字文獻所反映的濁音清化宋洪民
“家賊”源流辨考——兼為辭書相關條目訂補孫劍藝
宋代《禮部韻略》官方修訂史考述楊春俏
從楚簡“卒歲”的詞義談到戰國楚歷的歲首宋華強
動詞的“重新理解”及其造成的影響儲澤祥王寅
重紐三等(B)與復聲母無關陳廣忠
《王三》《廣韻》小韻切語異同比較蔡夢麒夏能權
從《回回藥方》阿漢對音看《中原音韻》“支思”韻的讀音蔣冀騁
許惠《等韻學》反映的語音現象及其性質孫宜志
《莊子》二價雙向“處置”類動詞及其相關句式的考察殷國光華建光
從“連”的語法化試探漢語語義演變的機制邢志群
從古今異稱看語法對漢字數量的制約關系俞允海
顏師古《漢書注》中的詞源探討述評曾昭聰
釋“零丁”與“伶俜”——兼談連綿詞的產生方式之一王云路
《說文解字》徐鉉注音質疑錄蔡夢麒
副詞“互相”、“相互”的演變及其原因分析唐賢清
被動標記“叫”語法化的語義基礎和句法環境李崇興石毓智
甲骨文考釋與甲骨刻辭義位的歸納王曉鵬
以可洪《隨函錄》考漢語俗字若干例鄭賢章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古漢語研究雜志社和古漢語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湖南長沙師范大學
郵政編碼:41008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湖南長沙師范大學,郵編:4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