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學刊》是經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備案的學術期刊。刊發高等教育教學與高教理論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學與建設的改革措施和實踐經驗,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創新思路,為高校和教學管理人員提供學術交流平臺。
《高教學刊》著重反映廣大高教工作者的創新理念、創新觀點、創新經驗;探索高教領域的創新思路、創新方法。
前沿視界、創新創業教育、課題研究、博士論壇、教海探新、教改新論、高教管理、師資·人才、高校思政、高職論壇
法學教育目的地重塑楊文升;
論高等教育領域內的產學研結合任麗嬋;
大學英語隱性課程的人文性內涵研究章曉宇;
基于協同教育的大學生英語社團建設研究鄧華;
電子設計自動化雙語教學研究與實踐何東鋼;李響;
當代大學生生態文明素質現狀與教育途徑探析成媛;
淺析中美軍校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評估趙泰清;宋貴寶;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1497”教學法研究與實踐王景平;
中外合作辦學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研究穆慶榜;
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策略劉嬌蕾;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閉燕轉;
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核心競爭力構成要素及對策研究王小康;
“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與路徑探析李亮亮;
微時代下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堅持“三個突出”漆曉玲;
電類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應用研究王平;魏潤仙;
全球化語境下教育國際化發展戰略探討——以遼寧為例何廣華;
淺析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應用于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意義陳健;
獨立學院電子電氣專業畢業設計現象分析與對策思考郭晉蜀;董琳;
基于多平臺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葉方;李一兵;張琳;穆琳琳;
高師院校課程教學中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及成員角色定位分析戴國;
大學生就業指導全程式一體化教育探討祭學明;楊靖民;趙海楠;王亮;
中外協同培養國際化工商管理人才的模式研究朱晉偉;謝玉梅;王楊陽;
民辦本科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無錫太湖學院服裝專業為例朱寧;
高職院校培養創新人才協同機制研究——基于知識三角理論的分析翟秋陽;易嵐;
列寧新青年培養思想的現實意義——基于《青年團的任務》理論資源的研究鳳啟龍;
互動、融合、創新——如何填補工程碩士教育與工程應用實踐之鴻溝王子健;武黎明;俞易利;
“中國夢”背景下青年大學生政治信仰建構策略研究——以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周少斌;
淺析“中國夢”融入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理論教學專題模式設計范大明;
工科高校專業課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以《冶金廠環保》雙語課程為例李建立;朱航宇;余岳;馬國軍;薛正良;
對標“985”引領學生登上大舞臺——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在學生中宣傳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探索包小勇;蓋姝;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高教學刊雜志社和高教學刊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哈爾濱市道里區建國北六道街66號
郵政編碼:150076
上一本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
下一本中國民族博覽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哈爾濱市道里區建國北六道街66號,郵編:15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