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聚焦_傳承紅色基因的博物館和紀念館、理論_前沿、理論_探索、理論_博物館史、實踐_展示與傳播、實踐_管理與發展、實踐_保管與保護、實踐_新科技與信息化、青年、國際、資訊
1、博物館的人文精神吳輝
2、博物館的服務意識林冠男
3、新媒體與博物館信息傳播陳剛
4、日本的文物保護政策及啟迪陸宗潤
5、淺述博物館的智能售票系統朱中一
6、中國博物館與海外流失文物的回歸李慧竹
7、石上史詩——“山東漢畫像藝術展”楊波
8、大眾傳播視角下的博物館功能初探包東波
9、再談當代博物館的信息收藏與共享安來順
10、國際生態博物館四十年:發展與問題安來順
11、東方佛韻——“山東佛教造像藝術展”肖貴田
12、生態(社區)博物館與變革中的博物館宋新潮
13、生態博物館及其在中國的發展:歷時性觀察與思考潘守永
14、顛覆與創建——由上海世博會看博物館展覽設計的未來胡小玉
15、齊風魯韻 源遠流長——“山東歷史文化展”周婀娜 高震 于芹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中國博物館雜志社和中國博物館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中國文物報社)
郵政編碼:100007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中國文物報社),郵編:1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