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重點、報道、人物、專題_“雙自”模式的育人方略、研究、實踐、管理、班隊_關注心理健康,呵護心靈成長(上)、品牌、交流、銳評、隨筆
1、我教老外學中文楊娜;
2、古詩共鳴教學探索向芬芳;
3、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王秀娟;
4、臺山大步邁向教育強市滕輝明;
5、當太陽打盹的時候……莫春香;
6、做你心中的360安全衛(wèi)士吳仕雄;
7、高中一年級的教育管理策略危德健;
8、關于個性化閱讀的文獻綜述孟默;
9、踐行有為教育,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梁世安;
10、做一名有“親和力”的校長陳漢龍;
11、手機“多媒體平臺”的應用陸澤濤;
12、語文教學不可忽視情感體驗崔秋娥;
13、是求“同”,還是應該比“異”劉全祥;
14、小班音樂課堂豎笛教學初探朱萬秋;
15、南海實驗中學:營造素質的盛宴龍建剛;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guī)范,方便閱讀,字數(shù)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lián)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fā)現(xiàn)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廣東教育·綜合版雜志社和廣東教育·綜合版編輯部官方網(wǎng)站
地 址:廣州市小北路155號
郵政編碼:510045
下一本故事世界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小北路155號,郵編:5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