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教》(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由江蘇省教育報刊社主辦的高教學術刊物。刊物的辦刊宗旨為:站在高等教育學科前沿,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研究、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各類問題,充分發揮輿論先導、決策參謀、學術園地、信息橋梁、實踐指導的作用。
《江蘇高教》立足江蘇,面向全國,堅持實施精品戰略,認真切實把握實踐應用和學術研究之間的結合點:一方面,準確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脈搏,及時反映高等教育領域中的新思路、新動向,為高等教育管理決策和人才培養提供參考作用,另一方面,始終堅持正確的學術導向,促進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和學科的成熟與發展,具備了較高的學術含量。刊物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獲得社會的認可,影響日益擴大,贏得了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高等教育管理人員和高校教師的廣泛好評,被全國眾多高校列為高等教育學碩士和博士生的必讀刊物。
專題、理論探討、高教管理、創新創業教育、高職教育、比較高等教育
大學學術權力制度建構的新制度主義分析陳金圣
我國大學校長任職標準和社會形象的歷史變遷錢佩忠,呂瑩瑩
高等教育發展的文化選擇:內涵與路徑歐小軍
高校質量文化建設的戰略目標與實現路徑羅儒國,王姍姍
通過協同創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陳昌貴,曾小軍
現代高等教育內生性制度邏輯比較研究田聯進
文化使命與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劉興國,趙聘
被“規訓”的學科規訓理論:誤讀與重釋劉亞敏
高校學術職業流動的人力資本產權博弈李志峰,李雪
大學生控制圈與特質應對方式的實證研究何安明,劉華山,惠秋平
大學理念·知識存在·生活世界——以生活世界理論為視角劉朝鋒
教育政策執行前提明證性初論:現象學視域蔣園園
中國大學校長選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綜述陳艷
論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學術生態——基于功利主義的視角姜朝暉
論高校制度建設的原則及運行機制劉同君,秦媛媛
高等教育政策執行過程中的變形:基于公共選擇理論的視角王鵬
高等教育分權的原因、內涵及其張力劉淑華,王向華
高校評價體系對行業特色型大學發展的影響及對策張文晉,張彥通
"去行政化"與大學權力問題芻議馮建明
高校治理的一種新范式:以提升透明度為核心尹曉敏
基于生源差異的高等教育質量有效性分析錢軍平
高等教育學科屬性再考量:一種多元化視角秦煒煒
四省區高考新方案試圖解決的基本問題分析袁祖望
現代大學的人文憂思——《廢墟中的大學》的基本思想
大眾化進程中大學發展的和諧競爭戰略分析陽榮威,胡弼成
關于地方高校內部機構設置的思考王德廣,張朔,黃首晶,趙軍,楊黎明
國家助學貸款制度改革:問題、應對和錯位徐國興
高校內部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理論框架戚業國
《中國大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演變歷程及問題研究嚴燕,徐莉
布爾迪厄的文化再生產理論與大眾化高等教育的負向功能王宇暉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江蘇高教雜志社和江蘇高教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南京市草場門大街133號A樓
郵政編碼:210036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南京市草場門大街133號A樓,郵編:2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