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研究》(月刊) 創刊于1990年,是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共同主辦的綜合性教育學術刊物;主要面向廣大一線教師、校長,教育研究人員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員;發表教育理論研究、教育政策評析、教育熱點專論、教育問題調查、教育改革實驗和國外教育動向等文章;稿件以反映教育現實和實踐問題為主,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小問題深挖掘,低重心高質量。
《教育科學研究》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課程與教學、管理與評價、理論探索、德育與心理、調查與實驗、卷首語、課題成果公報、教師教育、決策參考、比較與借鑒、熱點與冰點、特別關注、專題研究_家校合作的早期探索與思考、特別關注_聚焦勞動教育(二)、學校科研、專題研究、三分鐘教育學
探尋道德教育的根性——學科視角與文化傳統視角的融合劉峻杉
中國傳統思維視域下的學習類型探究李浩泉,李姍澤
從追求效率到追求公平: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政策的變化張傳萍
“異地高考”與“高考移民”的概念辨析及政策啟示劉惠
中小學校長勝任力結構要素及其解讀林天倫,陳思
2000年以來俄羅斯的教育改革趨勢N.D.尼康德羅夫,張熙
程改革批評——來自基層教師的另類思考方斐卿
人生價值引導:一種價值教育課程的內容構建李紅蘭
當下教育口號使用中值得注意的問題程斯輝,李中偉
高中課程選擇性:理解與行動——基于課程實施的實踐反思王海燕
特色學校發展的要素關系及策略思維熊德雅,向幫華,賈毅
課堂教學互動及其優化策略——符號互動理論的視角李如密,劉倫
政府主導型學校變革:問題、成因及策略孫翠香
未成年學生校園傷害事故中的學校法律責任認定鄒敏
學校文化問題透視與建設路徑邢秀茶,何俊華,茹榮芳
公開課的“遮蔽之象”與“澄明之策”宋立華
北京市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述評趙德成,宋洪鵬
中小學校無形資產開發和利用的問題與對策孟瑜
后現代主義思潮與教育評價觀念的演變吳揚,高凌飚
為了更好地服務教學:學校管理方式的轉變李剛,高莉
學校變革動力:概念、形成基礎及系統構建孫翠香,王振剛
“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質疑王娟娟,侯曉明.
葉瀾基于生命立場的教育思想解讀劉德華,李勛亮
學校“特色課程”的定位及其發展策略何永紅
基于自主學習的校本課程決策丁念金
自戀與自賤交織——“90后”青少年生命態度研究劉曉紅
我國“教育機會均等”問題實證研究成果評析楊寶琰,萬明鋼
高中教育的理念與現實之間——重讀《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龐守興
兩種音樂教育價值交疊下的一種經驗的音樂教育王秀萍
對近30年我國語文學科教學思想“斷裂現象”的反思李重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教育科學研究雜志社和教育科學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東路95號
郵政編碼:10010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東路95號,郵編: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