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設計與施工、水文水資源、分析研究、技術應用、水保與生態、新發展理念、防洪減災、方法探究等
1、則可臺溝滑坡應急處理模式 劉森;
2、防洪堤樁基基礎施工的技術措施 李興木;
3、碾壓式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技術 段雪霞;
4、淺析砌體結構裂縫原因及防治措施 李藝林;
5、渠道放水涵管的優化布設和管理 陳欽榮;
6、玉龍喀什水利樞紐生態供水調度初探 邱海嶺;
7、對內蒙古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的認識 李杰;
8、試論氣候變化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措施 李延梅;
9、淺談青州市彌河生態治理工程 李忠臣;柳建峰;劉芳;
10、清州橡膠壩工程中錨固堵頭的設計與施工 劉津亮;
11、石哈河地區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張永新;
12、淺談陳巴爾虎旗草原生態建設 于清彬;宋薇;魏清河;
13、淺談溝道治理工程中的二種常用谷坊 劉艷;牛國權;苑淑娟;
14、大荔縣農村水利工作管理新思路探析 張曉軍;張強;楊陸濤;
15、對控制水墜壩壩體穩定的施工經驗與措施探討 溫雅琴;薛崢;李笑容;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內蒙古水利雜志社和內蒙古水利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呼和浩特市呼倫南路119號
郵政編碼:1002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呼和浩特市呼倫南路119號,郵編: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