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環保》創刊于1980年,本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主管,交通部環境保護科技信息網(天津)主辦。以宣傳交通環保政策法規、研究交通環保科技問題、探討交通環保管理理論與實踐、介紹國內外先進技術與經驗、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傳遞環保市場信息為主。
專論、研究與探討、IMO資料、消息動態
1、人類生態思維的發展李樹華
2、北京市交通社會成本的評估王晶
3、船舶的拆舊利廢與環境保護浦寶康
4、十類不得通過環評審批的項目蕙季
5、船舶運輸對黃浦江水質的影響評價馮敏
6、《京都議定書》的演進及其影響李樹華
7、減噪路面的降噪機理及其結構劉益輝,孫保奎
8、鐵路建設期環境問題的研究趙雪娟,彭宏勤
9、沿江施工產生懸浮物對環境影響分析范學平,曾德付
10、北京市實時尾氣數據收集的探索與實踐劉娟,于雷
11、關于公路環境監理專業化問題董小林,吳世紅
12、國道319線廈門海滄生態擋墻的應用研究顏永龍
13、機場內部飛機噪聲污染模擬與評價方法研究鄭汝海,焦鵬
14、軍港艦船油污水間歇式處理系統的研究路靜,賀申康
15、直噴式柴油機顆粒排放控制研究范金宇,李晶芳,黃加亮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交通環保雜志社和交通環保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天津新港二號路37號
郵政編碼:300456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天津新港二號路37號,郵編:300456。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