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科技》(月刊)創刊于1984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主管、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主辦的中央一級學術性期刊,辦刊方針是促進、推廣和傳播我國公路交通領域的創新性研究成果,為廣大科研人員建立更加廣泛的國內外學術交流平臺,推動我國公路交通事業的發展,提高行業內的科研和管理水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雜志經過20余年的發展和建設,始終走在宣傳報道工作的最前沿,已成為我國公路交通行業廣大科技工作者最重要、最權威的學術期刊。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CA 化學文摘(美)、 SA 科學文摘(英)、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哥白尼索引(波蘭)、 劍橋科學文摘、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道路工程、橋隧工程、智能運輸系統與交通工程、汽車工程、運輸經濟、環境工程、筑路機械
改性廢舊纖維固沙劑的制備及其應用性能評價李浩,王選倉,崔嘯華
晉西部N2紅粘土邊坡變形特征及處理方案研究駱雷
風沙區道路工程路域近地表風的運動特性奚成剛,范慶春
土工格柵加筋路堤的非線性數值分析朱逢斌,繆林昌,王月香
間接拉伸虛擬試驗模式下瀝青混合料的應力分布陳明,萬成
SBS改性瀝青SMA混合料的就地熱再生性能胡宗文,孫宏偉,馬士杰
基于實測軸載譜的重載瀝青路面交通參數葉亞麗,韋金城,莊傳儀
粘層狀況對瀝青路面層間剪切疲勞性能的影響劉麗,郝培文,徐金枝
玄武巖纖維瀝青膠漿的路用性能宋云祥,韋佑坡,李玉梅,汪德才,張建龍
季節性冰凍地區路基凍脹機理分析王書娟,陳志國,秦衛軍,于麗梅
基于內聚力模型的瀝青路面低溫縮裂數值模擬鈕凱健,李昶
柔性玄武巖纖維水泥混凝土配比優化設計史國剛,李海濤,顧興宇
瀝青路面微波熱再生能效評價模型孫銅生,史金飛,許德章
青藏公路路基路面不均勻變形的處治指標李洪蛟,吳婷婷,支喜蘭
基于ANSYS的帶切口半圓彎曲試驗參數分析付欣,劉秋,陳拴發
基于ALF加速加載試驗的瀝青層疲勞損傷陳少幸,張肖寧,孟書濤,任偉新
PE-Y改性瀝青混合料高溫穩定性試驗王偉,陳忠達,孟慶營,周衛峰
基于無網格法的瀝青路面三維瞬態溫度場和車輛荷載耦合姚莉莉,王選倉
考慮土拱效應的雙排抗滑樁樁側土壓力計算楊明輝,汪羅成,趙明華
滑坡含水量對注漿鋼管微型樁加固效果的影響陳強,陳煒韜,馬青杰
非均布移動荷載下含表面裂縫路面結構應力響應王鵬,郭成超
考慮流變特性的黃土高路堤沉降過程計算方法張衛兵,謝永利
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車轍特性分析胡萌,張久鵬,黃曉明
邊坡主動防護系統加固力簡化計算方法研究汪敏,石少卿,陽友奎
汶川地震誘發邊坡動力失穩影響因素分析張立,付宏淵,付康林,劉建華
黃土強度指標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研究張常亮,李萍,陶福平,李同錄
基于改進粗集料空隙填充法的密斷級配瀝青混合料設計葛折圣,夏暉
粗集料的表面微觀紋理的激光測量方法及分形性質研究張肖寧,孫楊勇
不同路面狀況對路面摩擦系數影響的試驗研究李長城,劉小明,榮建
混凝土路面板下脫空識別的瞬態沖擊響應法研究王騎,韓西,易志堅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公路交通科技雜志社和公路交通科技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西土城路8號
郵政編碼:100088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土城路8號,郵編: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