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環境保護》(半月刊)創刊于1973年,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主辦的環保科技刊物。宣傳我國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制與管理,報道環境保護領域的科技成果,內容涉及污染防治技術、監測與評價、環境標準、環境經濟、環境與健康等方面,介紹國內外環保的新技術,交流各地環保先進工作經驗。
《環境保護》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刊首語、資訊、聚焦、深度、觀察、業務、國際、一線采風、書香、產經在線
1、斬斷“高爾夫”擴張之手劉傳義;
2、碳排放權背后的利益爭奪肖天樂;
3、昆明環保警察制度的借鑒與思考劉超;
4、“政策性返貧”呼喚生態補償立法張遇哲;
5、探索環境保護新道路的綱領性文件胡保林;
6、浙江減排:以政府主導推進科學發展周穎;
7、別讓“有機食品”成為高價“遮羞布”孔之見;
8、污染減排五年成果回顧與“十二五”展望劉炳江;
9、加強污染防治工作的歷史必然及對策措施趙華林;
10、持續推進循環經濟 構建新型經濟增長模式朱坦;
11、努力推進國家環境監測網建設再上新臺階羅毅;
12、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回顧與展望章力建;趙魚;朱立志;
13、德班:激烈交鋒博弈 艱難達成決議孫鈺;
14、淮海中聯水泥:持續創新 發展綠色建材產業方從遠;
15、環境會計在中國:實踐與發展尤艷馨;蔣洪強;曹國志;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環境保護雜志社和環境保護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大街16號環境大廈
郵政編碼:100062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大街16號環境大廈,郵編: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