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研究》(月刊)創刊于1988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主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環境科學研究》辦刊宗旨:及時刊登反映國內外環境科學發展新動向、環境科學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國內與國際重大區域性環境問題的調查與分析、國家環境重大決策與管理的最新動向、國內外環境科學領域新的研究成果和熱點問題的論文;國家重點環境科研項目最新科研成果論文;切中國家環境保護所需的、集中關鍵及要害問題、有較強實用價值、分類或分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的系統論述;有關國家環境保護宏觀決策、大氣環境、水環境、區域生態、土壤環境、生態毒理、環境治理工程技術、清潔生產技術和工藝、固體廢物、環境監測與分析技術、環境經濟、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管理等的最新研究成果,面向國內外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知名企業、國際組織、政府環境資源管理與規劃部門;國家、社會和企業的高層領導、決策者、規劃者、管理者、投資者、理論與科學技術工作者,以促進我國環境治理能力的提高、促進實現我國節能降耗指標、促進環境科學發展、支持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諧社會的建成、促進國內外環境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及合作為目標。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EI 工程索引(美)、 CA 化學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Pж(AJ) 文摘雜志(俄)、 哥白尼索引(波蘭)、 劍橋科學文摘、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
水環境、大氣環境、土壤環境、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工程
基于空間數據的太子河河流生境分類孔維靜,張遠,王一涵,孟偉
建筑擾動條件下大氣流動與擴散的CFD模擬李沁怡,蔡旭暉,康凌
太湖梅梁灣理化指標分層的空間分布特征趙林林,朱廣偉,許海
利用軌跡模式研究上海大氣污染的輸送來源王茜
洱海表層沉積物堿性磷酸酶活性時空變化黃睿智,王圣瑞,趙海超,朱樂輝
1980-2011年北京城區能見度變化趨勢及突變分析余予,孟曉艷,張欣
日本沼蝦與秀麗白蝦的營養生態位張歡,謝平,吳功果,張歡,張培育,徐軍
我國維生素C生產過程甲醇揮發損失的估算沈伯雄,胡國麗,李冬倩
山東省南四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狀況分析黃亞麗,張麗,朱昌雄
北京城區夏季靜穩天氣下大氣邊界層與大氣污染的關系王耀庭,李威,張小玲,孟偉
黑麥草根際環境對多氯代有機物污染的響應效應萬大娟,賈曉珊,譚長銀
Fenton法處理黃連素廢水試驗崔曉宇,曾萍,邱光磊,宋永會
典型工業源下風向居民住宅區PM2.5暴露評價王佳,鄭君瑜,柯釗躍,賴森潮
上海地區大氣相對濕度與PM10濃度和大氣能見度的相關性分析龔識懿,馮加良
羅時江中5種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的分布特征沈劍,王欣澤,張真,胡曉芳
基于可信性理論的水資源優化配置模型劉年磊,趙林,毛國柱
杭州市超細微粒數濃度和粒徑分布特征付志民,孫在,賈崢,謝小芳
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概念辨析及其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鄧義祥,李子成,鄭丙輝
沉水植物黑藻腐解對微囊藻休眠體復蘇的影響張娟,李春華,葉春,趙曉峰,朱瓊芳
太子河流域大型底棲動物棲境適宜性鄭文浩,渠曉東,張遠,孟偉
環太湖河流水質時空分布特征盧少勇,焦偉,王強,甘樹,任德友
拉薩市餐館廚房內空氣污染特征陳鵬飛,李潮流,康世昌
湖泊沉積柱中的高溴聯苯醚及其在環境中的降解張亮,郭建陽,廖海清,湯智
XP1菌株強化濕地植物脫氮及其對根際微生物的影響侯慶杰,裴海燕,胡文容
區域尺度地形因素對奇臺綠洲土壤鹽漬化空間分布的影響張芳,熊黑鋼,田源,欒福明
北京交通環境PM10分布特征及重金屬形態分析錢楓,楊儀方,張慧峰
基于灰色支持向量機組合模型的我國火電NOx排放量預測趙毅,周建國,梁懷濤
流溪河水庫流域非點源溶解態氮磷污染負荷估算溫海廣,周勁風,李明,肖綺虹
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態含量空間分布特征廖琴,南忠仁,王勝利,黃璜,晉王強,周婷
中國NO2的季節分布及成因分析尉鵬,任陣海,蘇福慶,程水源,張鵬,高慶先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環境科學研究雜志社和環境科學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安外大羊坊8號中國環科院內
郵政編碼:100012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安外大羊坊8號中國環科院內,郵編:1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