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航天》(雙月刊)創刊于2002年,是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管、主辦,為綜合性學術期刊。融技術、理論與工程實踐于一體,宣傳黨和國家關于載人航天工程發展的方針政策,介紹國際載人航天工程與技術研究的進展和動態,報道交流我國載人航天及相關領域的建設成就、學術與技術成果、組織管理等方面情況與經驗,推動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持續發展。
《載人航天》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綜述
載人運載火箭軟件工程化二十年實踐宋征宇,
運載火箭冗余設計中的同步控制技術宋征宇,
填充式防護結構填充層撞擊特性研究閆軍,鄭世貴,
IPoverCCSDS協議轉換技術研究李少賓,張亞生,宋春曉
雙捷聯慣組單表級的冗余管理及信息融合技術宋征宇
液體火箭發動機液膜冷卻研究綜述周紅玲,楊成虎,劉?
N體航天器姿態運動的動態-測量系統建模胡紹林,張偉
空間站運營任務規劃技術評述羅亞中,林鯤鵬,唐國金
論中國載人空間站國際合作的法律環境夏春利
國外載人航天器返回著陸分析與啟示卞韓城,黃寧,袁亞軍,呂久明
空間站生命科學研究的分析和思考薛紅衛,湯章城
姿控發動機羽流液相污染對航天器影響分析唐振宇,蔡國飆,
航天員出艙泄壓過程飛船精密軌道確定方法李遠平,
載人航天交會對接技術周建平,
國際空間站信息系統架構綜述陳志國,張強,
火箭起飛漂移量測量數據處理中的誤差分析崔書華,
新型CDMA技術在出艙通信中的應用分析周革強,軒永,鄒永忠,
測控計劃的沖突檢測與自動修正郇佩,劉成軍,
ATV、HTV與ISS交會對接技術分析張麗艷,
ATV、HTV與ISS交會對接技術分析張麗艷,
載人運輸飛船熱控系統優化設計研究黃家榮,范含林,
空間實驗室技術綜述及發展戰略何宇,楊宏,白明生,
載人深空飛行返回再入策略研究閔學龍,潘騰,郭海林,
2008年世界載人航天發展綜合分析歐寧,杜彥昌,王楠楠
地基導彈空間攔截的彈道設計方法魏鵬濤,鮮勇,雷剛,鄭曉龍,
基于剛性導向接觸模型的飛行器級間分離對比分析趙山杉,
基于最速下降的火星探測機會確定方法王建明,劉竹生,
升力式飛行器多階段軌跡優化改進策略研究洪蓓,辛萬青
一種復雜艙段的漸進優化設計方法鄭學升,呂鋼
空天飛機熱防護系統連接結構熱載與強度分析彭小波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載人航天雜志社和載人航天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西路1號
郵政編碼:10019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西路1號,郵編:10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