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環境工程》(雙月刊)創刊于1984年,由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主辦,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航天器環境工程科技人員的學術園地,國內公開發行。它遵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廣泛報道航天器環境工程專業領域的研究成果、技術成就、學術見解和經驗總結,開展學術討論和專業技術交流,并適當介紹國外本專業的有關信息和發展趨勢。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航天器環境工程的科學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從事航空航天和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的教師和學生等。
《航天器環境工程》是一門新興交叉邊緣學科,它集真空、低溫、熱學、力學、光學、機械、材料、控制與測量、空間物理等學科和尖端技術于一身。本刊主要刊載與航天器環境及運載火箭環境有關的航天器裝配與專業測試、環境模擬設備與研制、空間環境效應與防護技術、月球與深空探測環境模擬與試驗技術、真空熱試驗技術、動力學試驗技術、磁試驗與控制技術、計算機應用與仿真技術、計量與測試、材料與工藝、質量與可靠性、航天醫學工程等專業的稿件。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仿真分析、地面試驗、技術實踐、專論述評
1、航天光學系統的污染控制技術院小雪;周傳良;楊東升;
2、平板蒸發器環路熱管的性能研究張宏剛;方賢德;霍莎莎;
3、液體推進劑爆炸沖擊波的數值模擬劉博;王煊軍;宋海洲;
4、電分離連接器對小衛星星箭分離干擾分析秦遠田;陳衛東;
5、載人航天器系統重量控制方法研究李興乾;白明生;茍仲秋;張偉;
6、載人航天器大功率智能配電單元電磁兼容性設計周新順;王力;王宇鵬;
7、某結構在振動-加速度復合環境下的響應優化王東升;鐘繼根;周桐;
8、航天器表面充電仿真計算和電位主動控制技術田立成;石紅;李娟;張天平;
9、航天器真空熱試驗測控系統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張景川;謝吉慧;王奕榮;裴一飛;
10、空間原子氧環境對常用熱控涂層的影響李濤;姜海富;劉向鵬;趙雪;翟睿瓊;
11、科技信息研究在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的作用張傳軍;侯宇葵;
12、氣動加熱與熱響應耦合分析及試驗研究任青梅;楊志斌;成竹;蔣軍亮;
13、天線指向微調機構壽命分析及試驗驗證于新戰;萬小平;王輝;王
14、柔性臂約束/非約束模態降維模型精度分析趙寶山;趙志剛;王利平;張劉;齊乃明;
15、非線性連接結構對一個典型衛星頻率漂移的影響衛洪濤;孔憲仁;王本利;張相盟;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航天器環境工程雜志社和航天器環境工程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9832信箱編輯部
郵政編碼:100029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9832信箱編輯部,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