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Lacquer
《中國生漆》(季刊)創刊于1982年,由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主辦。本刊主要刊登我國生漆和涂料科研設計成果、先進生產技術、技術改造及科學管理經驗、有關涂料科學技術的交流與討論,同時刊登國內外生漆涂料以及漆藝發展的新動向、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并刊登圍繞百姓科技生活、親近環境的“綠色”涂料,突出古色古香高貴典雅特色的居家裝飾的經驗體會以及涂料、漆藝趣話、人物、趣聞軼事、照片,熱切歡迎各界朋友為本刊提供高質量的稿件,稿件一經刊用,酌致稿酬,并贈送刊物。
《中國生漆》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歷史研究、封面、漆人漆事、資訊、專論綜述、試驗研究
戰國秦漢漆奩胎骨芻議——兼談漆器胎骨的演變劉芳芳
明末漆工江千里的螺鈿器設計及其名品效應何振紀
漆與藝的進化:輪島漆藝變遷史關慧儀,何振紀
生漆多糖生物學功能研究進展陳育濤,黃婕
各具特色的地方漆藝——原生態的少數民族漆藝長北
漆酶的來源與分離純化技術靳蓉,張飛龍
漆黑流金,“漆”刊漆事——記《中國生漆》李萍,張飛龍
野漆樹種籽含油率與脂肪酸成分分析王森,余江帆,鐘秋平
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30年發展概況趙挺,王武萍,李萍
關中-天水區域漆文化利用保護研究(上)馬金玲,王尚林
經典漆藝·《髹飾錄》·《世界記憶》侯林輝
各具特色的中國地方漆藝——北方漆藝長北
中國生漆科學技術發展30年李萍,張飛龍
中國古代漆器紋飾藝術衍化研究張飛龍
各具特色的中國地方漆藝——江南漆藝長北
從戰國和秦代漆器的發展看秦俑彩繪用漆的原因張益
中國古代漆器造型藝術的衍變研究張飛龍
陜西漆樹品種數量分類學研究趙喜萍,李林,魏朔南
中國漆工藝的傳承與發展研究張飛龍
中國漆文化的整合特征研究張飛龍
中國古代漆器紋樣研究馬金玲,王尚林
多羥基丙烯酸樹脂的研制及其涂料性能劉燦培,林金火,肖鵬
UV光固化環氧丙烯酸酯耐磨涂料的研究石玉,李昕,穆鵬征
實現國漆復興戰略因素分析陳振峰,候雪棉,惠興茂
陜西秦巴山區漆樹資源與可持續發展魏朔南,陳振峰
漆酚與硫酸亞鐵的配合反應許淼清,李國清,林金火
中國漆的精制方法及精制中國漆的類別何豪亮
樹立三種意識再創漆業輝煌周光龍
中國漆文化發展簡史王尚林,曹金柱
中華國漆亟待復興胡炳環,林金火,王有槐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中國生漆雜志社和中國生漆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秀雅路995號
郵政編碼:71200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秀雅路995號,郵編:7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