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業考古、專題研究、地區鹽業
1、明代食鹽貿易與邊防邊墾李三謀;
2、近代中國鹽政改革思想初探夏國祥;
3、論宋代土鹽產地和崖鹽產地吉成名;
4、趙熙文學活動與自貢井鹽文化李樹民;
5、泰州鹽稅文化開發保護和利用李善山;
6、先秦時期山東地區鹽產業的開發王賽時;
7、關于自貢鹽業借貸契約的法律思考支果;
8、貢井鹽商的經營模式與管理秘笈宋良曦;
9、試述清代對兩淮鹽業的政策保護曹愛生;
10、從岱山慘案看民國浙江地區的鹽政葉恒;
11、明人竹枝詞中有關“巴鹽”的信息王子今;
12、元代以前滇鹽與云南經濟社會發展李正亭;
13、明清時期閩粵贛邊區的“鹽糧流通”周?;
14、抗日戰爭時期貴州食鹽價格管理述評李浩;
15、清代前期解池的“畦歸商種”問題黃天慶;
16、淋煎法海鹽生產技術起源的考古學探索王青;
17、川鹽古道與鹽業古鎮的歷史研究趙逵;楊雪松;
18、東莞古代鹽業與沿海城鎮的興起陳萍;鄧禪娟;
19、長蘆鹽路與天津城市早期商業網絡的形成陳克;
20、清代徽州鹽商的文化貢獻之三:園林聚會汪崇?;
21、宋元福建制鹽業的發展與技術創新劉偉榕;賀威;
22、尖底杯在古代制鹽工藝流程中的功能研究白九江;
23、探析南京國民政府未能實施新鹽法的原因張立杰;
24、基于區域合作的淮安鹽文化旅游開發奚敏;王雪萍;
25、北洋政府時期長蘆緝私營領導指揮體制述論畢昱文;
26、乾隆年間裁撤東莞、香山、歸靖三鹽場考論李曉龍;
27、論清代鄂西北私鹽運銷形式及相關問題賀新枝;王肇磊;
28、漢至清代廣西食鹽運銷與少數民族淡食問題研究鄭維寬;
29、自貢鹽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趙麗麗;南劍飛;
30、抗戰全面爆發前日本對中國鹽政的破壞與國民政府的對策張立杰;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鹽業史研究雜志社和鹽業史研究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解放路173號
郵政編碼:64300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解放路173號,郵編:6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