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l Textile Journal
《毛紡科技》雜志創刊于1973年,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管,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和北京毛紡織科學研究所主辦,全國毛紡織科技信息中心《毛紡科技》編輯部編輯出版,是毛紡工業系統唯一的一份全國性專業技術刊物。本刊為紡織工業類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并獲中國紡織總會優秀期刊獎、《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等殊榮。
《毛紡科技》立足于為讀者服務、為企業服務的宗旨,主要報導毛紡織染及相關專業的學術論文、科研報告及成果,毛紡工業的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新產品,國內外毛紡織染科技動向,引進設備的消化吸收,以及企業的技術經濟分析和質量管理等。內容涉及到毛精紡、毛粗紡、毛針織等領域,分為毛紡原料及初加工、梳毛及紡紗、織造工藝、染整工藝、產品開發、綜合報導、技術革新及國內外動態等欄目。面向國內毛紡織、毛針織、服裝等企業的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科研人員及各種層次的讀者。
《毛紡科技》創刊30年以來,一直受到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在促進我國毛紡工業的科技進步,推動國內外新技術的交流與推廣,加強各級領導的宏觀決策能力,增強企業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
染整與化學品、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書評/設計作品、綜合述評、機械與器材、標準與測試、廣告·書評、服裝工程與設計、紡織服裝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專欄、多通道數控紡紗技術專欄
1、彩印羊毛地毯的研發趙淑玲;王浩;李龍;
2、芳砜綸分束紡紗線的開發方磊;蘭紅艷;
3、絲膠-殼聚糖對兔毛的改性處理張弦;樓永平;
4、毛衫的解構設計與工藝袁新林;徐艷華;
5、集圈組織的產品設計與編織工藝宋曉蕾;祁寧;
6、麻賽爾纖維粗紡混紡紗的開發於婷;王華;
7、精紡毛滌粘雨絲花呢的設計與生產江海鳳;
8、在手搖橫機上開發時尚毛衫小樣秦曉;
9、芳砜綸/羊毛半精紡阻燃織物性能探討劉世瑞;
10、四色并條機的工藝設計馬志鵬;施延剛;任學勤;
11、基于燙鉆的毛衫裝飾設計應用探析沈雷;陳國強;
12、精紡毛織物蒸呢常見疵病分析及預防王科林;徐娜;
13、羽絨中水分測定結果不確定度的評定萬旺軍;譚蒙;
14、羊毛角蛋白溶液對苧麻織物的整理李國萍;孫衛國;謝煥;馮永龍;
15、環錠普通紡和環錠緊密紡技術及產品特征華玉龍;何良;陶雅蕓;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毛紡科技雜志社和毛紡科技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朝陽區延靜里中街3號主樓6層
郵政編碼:100025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朝陽區延靜里中街3號主樓6層,郵編:1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