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水利科技》(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由安徽省水利志編輯室、安徽省水利學會有辦。本刊辦刊宗旨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科學發展觀,突出社會效益,協調人與水的關系,探索化解洪澇、干旱、水生態失衡等水風險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促進人水和諧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目標的實現。
《江淮水利科技》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研究與探討、工程規劃與設計、工程建設與管理、防災減災、農村水利、新技術應用、水文水資源
淺析塑性混凝土防滲墻在牛角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的應用紀少應
楊灣排澇站工程施工基坑降水及防滲方案分析張建華
合理確定不同地基基礎和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郭興軒;陶衛東
勘測設計企業廉政文化建設重要途徑高祥吉
臨淮崗工程河槽蓄水及淮河洪水資源利用調度試驗研究陳富川
淺析水泥粉噴樁在蔡灣泵站地基加固中的應用紀少應
裕溪船閘擴建工程大體積砼溫度裂縫控制措施王有剛;萬云剛
滁河一級站節制閘除險加固施工控制與對策探討蔡云
安徽省大型排澇泵站更新改造項目評價孫小梅
淺談雨水調蓄池在城市防澇減災中的作用陳?
構建廉政風險防控管理長效機制的實踐與思考趙曉梅
對加快我省水利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思考謝文靖
阜陽船閘閘室邊墻裂縫成因分析及處理措施趙元秀
新疆老灌區多分水口干渠改造設計規模推求探討李晶;胡蓉
池州城區河湖貫通措施與成效方曙祥
白蓮崖水庫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朱大勇
長江干流洲灘利用和管理探討周建春
國內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應力變形研究概況蔡秀麗
三峽工程蓄水以來安徽長江河勢變化及崩岸情況劉東風
烏魯木齊市烏拉泊水庫土石壩抗震設計李慧芳
兩節式拍門斷流裝置在駟馬山引江工程滁河二級站的應用程保南
淮河蚌埠閘至老子山段一維水動力數學模型研制及應用賁鵬;倪晉
池州市節水型社會建設現狀調查及對策建議李鋒
安徽水利職工隊伍建設與發展建議周光明;丁先
阜陽市2008-2009年冬春抗旱工作的思考曹陽
滁河一級站節制閘除險加固工程開工建設丁新
黃山市重點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戴雄偉
世行水利項目管理模式及其借鑒意義文劍;朱金祥
白蓮崖水庫泄洪洞邊坡預應力錨束加固設計賈德斌
工程項目總承包結算中涉稅管理的探討沈獻忠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江淮水利科技雜志社和江淮水利科技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九華山路48號省水利大廈1107室
郵政編碼:230022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華山路48號省水利大廈1107室,郵編: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