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雜志(半月刊)創刊于2015年,是由中國法學會為主管、中國行為法學會主辦的一份綜合性法治類刊物。其前身為共青團中央主管的《21世紀》雜志,于1993年由柳斌杰同志創刊并擔任首任社長兼總編輯。根據媒體轉型升級發展的需要,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21世紀》更名為《人民法治》,同時變更主管、主辦單位。
《人民法治》充分利用中國法學會、中國行為法學會聚合的權威專家資源,致力追求研究性、思想性、前瞻性、可讀性,推進法學理論創新、法律制度創新和法治文化創新,促進法學研究成果的推廣和應用轉化,從而為依法治國和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充分的理論論證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實實在在地推動法治中國建設。
卷首、策劃、專題、說法、大案、論壇、國門巡禮、地方、盤點
法治需要堅守
于昌偉漫畫作品
校園“套路貸”治理芻議
“套路貸”案與律師辯護
“三板斧”斬斷“套路貸”黑手
“套路貸”的套路、危害與治理
“套路貸”的新型套路與防治方略
腐敗犯罪缺席審判程序的立法觀察
判處道歉彰顯司法保護英烈的決心
“事業編制引才留才”違規失公平
“端午節高速不免費”意義大于爭議
“年紀大”不是破壞社會規則的理由
新時代新思想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重拳整治“套路貸”營造健康金融環境
調劑制度邁出養老金全國統籌重要一步
民事訴訟視角下的“套路貸”解析與消減
圍剿“先漲價后打折”監管就應未雨綢繆
拉鋸式追償:還款白條與免責條款的“博弈”
四川營山:“互聯網+檢務”創新控申檢察工作
推進縣域法治的三個維度、兩個抓手和一個保障體系
人類不可違反自然法——從我國兩次改變紅綠燈規則說起
杭州市公安局臨安區分局成功搗毀一個“套路貸”犯罪團伙
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區分局成功破獲首起“套路貸”惡勢力團伙案
用司法守護綠色“三江之源”——專訪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明國
鐵血柔情高墻內的心靈拯救者——廣東省監獄系統教育改造邪教類服刑人員紀實
天平花園的法治文化——專訪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黎澤心
帶著藥罐辦案創造7年“零再犯”記錄——記重慶市九龍坡區檢察院未檢科科員吳健
政府法制機構隊伍建設的困境與出路——以設區的市級及縣級政府法制機構隊伍為視角
司法改革背景下檢察機關案件信息公開制度的問題與重構——以合浦縣檢察院信息公開現狀為視角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的歷史基因——張晉藩先生《鑒古明今——傳統法文化的現實意義》評介
深入推進基層法治建設“蓮湖經驗”寫進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司法局社區法治“1133”工作模式成績卓然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人民法治雜志社和人民法治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石景山區時代花園南路17號茂華大廈17層
郵政編碼:10004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時代花園南路17號茂華大廈17層,郵編:1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