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jin Binhai Law Journal
《天津濱海法學》(年刊)創刊于2010年設置了本卷特稿、專題策劃、各科專論、教學探索、名家演講、青年法苑、域外法制等欄目。
“本卷特稿”刊載了米健教授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續期問題的若干思考》。該文圍繞2016年4月溫州土地使用權到期續費所引起的爭議,主張問題的解決應堅持全局觀,不要將法律問題政治化,“自動續期”并不意味著無償續期;可以通過借鑒澳門經驗,用“特別捐稅”或“年租”取代現行的土地出讓金,所謂收費應當是象征性的。文章所提出的觀點極富啟發意義,對未來政策制定和立法完善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值得一讀。
“專題策劃”重點關注了我國司法改革中的檢察制度創新問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著眼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宋洪磊的論文《窘境與突破:檢察管理模式創新的障礙及其法治化路徑探析》、盛波的論文《從混沌走向協同??論司改背景下基層檢察機關案管職能和檢務督察職能的自我規制與相互協調》,就是在司法改革大背景下所進行的積極理論探索。
“各科專論”共選取了12篇論文,涉及憲法與行政法、法制史、民法、國際法、刑法、經濟法、訴訟法等學科,覆蓋面較廣。研究的范圍包括“法治中國”語境下的社會創新、農民醫療保障權、地方公共文化服務立法、特殊動產所有權變動、冷凍胚胎法律屬性、國際法在國內法治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刑法上從業禁止的定性與適用、訴前財產保全、法官員額制改革、京津兩市小客車限購政策、刑事卷宗司法運用等諸多領域。論文所研究的均為我國理論上和實踐中的新問題,也是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其所提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
“教學探索”選取了本院教師兩篇文章。天津師范大學法學專業開辦37年以來,在法學教育改革和探索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以法律服務為主的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的試點工作也初見成效,但改革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法學院特色專業建設和實踐教學的探索仍處于“創業艱難百戰多”的階段。本次所選取的郭明龍的《案例教學:回歸/走向法教義學》與郭慶珠的《漫談本科階段行政法學論文的寫作》即是在實踐教學方面所作出的新思考,值得一讀。
“名家演講”刊載了江平教授和孫憲忠教授先后在天津師范大學法學院所做的演講。民法典的編纂,是目前中國法學界的盛事,其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江平教授從宏觀角度人手,圍繞民法典編纂,從人法和物法、法定主義和非法定主義、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合法與有權四個方面貢獻了自己的真知灼見。孫憲忠教授則結合其實際參與中國民法典編纂具體工作的經歷以及長期的研究,從我國民法典的立法情況、民法典編纂的社會功用、我國民法典編纂的基本邏輯問題三個方面分享了其對民法典尤其是民法總則編制的思考。兩位學術大家的演講內容豐富、語言平實,緊緊把握立法前沿動態,對于我們準確把握民法理念及相關制度的適用不無裨益。
“青年法苑”是為青年學子開辟的學術展示平臺,本次共收錄了3篇作品,涉及網絡謠言的生成及其預防、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司法解釋的不足及完善、信號傳遞視角下的社會規范等論題。青年學術雖然略顯稚嫩,但他們是學術研究的未來,值得扶植、褒揚。
“域外法制”欄目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對國外立法、司法經驗的引介為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參考與借鑒。本欄目推出了美國康奈爾大學BryceandEdith人文研究中心的榮休教授布萊思?蒂爾尼發表在《政治學評論》上的大作《自然法與自然權利:老問題和新方法》,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生鄧輝先生譯出。該文對自然法與自然權利的介紹可以回應我國國內的自然法思潮,無論是對法理學、憲法學還是政治學研究都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接近正義的障礙
第三人欺詐行為問題研究
論宋神宗的“新明法科”
民法學方法論綱學科報告
商法思維與金融擔保創新
刑法立法解釋限制論之主張
檢察機關案件管理工作研究
沖突法中意思自治原則的根基
美國仇恨言論規制的司法技藝
行政服務中心的法律問題研究
新型犯罪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天津市典型非理性犯罪調研報告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公法保護體系
論量刑調查制度及其在中國的構建
論貪污賄賂犯罪違法所得沒收程序
不可合理期待煩擾行為的競爭法分析
資本市場法律移植:經驗與文本的交織進化
企業刑事法律風險的屬性、產生原因與防范對策
我國犯罪防范體系和國際公約的沖突與協調
論我國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立法及其關系協調問題
資本制度改革背景下瑕疵出資的認定與法律規制
關于我國犯罪刑事政策現代化若干問題的思考
淺議《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修改與檢察職權的設定
花微遜艷亦為春——評英年早逝的孟慶華教授的學術品格
從絕對主義走向相對主義——試論罪刑法定原則之趨時變遷
倫理與法律的沖突與契合:對“常回家看看”條款的理性解讀
婚姻關系契約的法經濟學分析——面向《婚姻法》司法解釋的爭點
標準化政策與標準化立法的文本分析——兼談我國標準化政策與立法的完善
刑法學研究的學術史路徑——陳興良教授《刑法的知識轉型(學術史)》讀后感
左翼與右翼的協商對法律的影響——讀佩里·安德森《思想的譜系——西方思潮左與右》一書有感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天津濱海法學雜志社和天津濱海法學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向山南路109號
郵政編碼:100144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向山南路109號,郵編:100144。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