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al Information
《法制資訊》(月刊)創刊于2007年,是由法制日報社主辦,法制日報社與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室、公安部法制局合編的專業法律類月刊,全國公開發行,旨在打造一份全面反映政法各部門聲音,兼顧理論工作者與實務工作者不同需求,法學原創與法學精粹兼備,國內法制信息與國外法制信息兼收的綜合性法制刊物,打造出一份以“專題、文摘、數據、人文”為準確定位,兼具深度與廣度的“法律人的手邊刊”。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1、文學對生活的影響力阿來
2、中國人的法治基因周大偉
3、法律文化的數學解讀何柏生
4、風險社會中的法律變遷徐顯明
5、法學家個性的法律思想徐愛國
6、良善司法的要義及其實現江必新
7、當代中國法官的形象塑造胡道才
8、化解社會矛盾的有效路徑馬懷德
9、完善證據制度的若干建議陳衛東
10、實現刑法知識轉型的路徑陳興良
11、探究人生無法窮盡的課題吳漢東
12、程序性裁判中的證據規則陳瑞華
13、法律人與法律學人的品性姜明安
14、裁判文書說理的多維思考胡云騰
15、關于醉駕入刑的理性審視盧建平
16、網絡侵權責任的立法考量吳漢東
17、文化模式與犯罪構成模式趙秉志
18、從歷史深處走來的法制精神張晉藩
19、保留監視居住措施的合理性李建明
20、民訴法研究與日常程序運作王亞新
21、中國法學教育面臨新的挑戰韓大元
22、李秀清:享受真言和發呆的心境李娜
23、卡夫卡的《訴訟》與司法慣性龍宗智
24、加強對預付式消費的法律規制王建文
25、建立全方位的訴訟服務新機制李少平
26、公正司法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權”胡云騰
27、檢察機關排除非法證據的制度建構詹建紅
28、隱私權不宜為憲法權利的原因分析王利明
29、順時應勢構建科學的上下級法院關系董治良
30、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王勝俊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法制資訊雜志社和法制資訊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甲1號
郵政編碼:100102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甲1號,郵編:100102。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