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評論》(雙月刊)創刊于1980年,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宗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研究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對職工進行思想教育,推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經驗。讀者對象為法學研究人員和法學愛好者。有英文目次。
《法學評論》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評論、專論、爭鳴、國際法論壇、外國法制、法律實務、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法治、立法研究、法史研究、WTO法專欄
反壟斷法實施的邏輯前提:解釋及其反思金善明
憲政文化及其在當代中國的轉型朱海波
民事訴訟中誠實信用原則的空洞化及其克服楊秀清
中國稅收優先權制度的存廢之辯熊偉;王宗濤
中國刑事證據法學理論體系的科學建構王超
目的二階層體系與“但書”出罪功能的自洽性劉艷紅
民事訴訟中的證據共通原則研究占善剛
論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的地位許軍珂
論區域貿易協定爭端解決機制的模式及其選擇鐘立國
論風險投資有限合伙人“執行合伙事務”行為暨權力之邊界甘培忠;李科珍
“不景氣卡特爾適用除外制度”的性質與作用齊虹麗
挪用公款罪判例體系中的司法展拓孫萬懷
論知識財產使用權的時效取得李雨峰
我國公司登記機關職責之劃分:現狀檢討與應然選擇李克武
論刑事執行相對人的權利構成——以囚犯的權利為范例耿光明
檢察機關行使行政公訴權的正當性闡釋劉擁;劉潤發
大陸法系方法論的科學主義誤區與人文主義轉向魏建國
從稅收優惠到全面社會保障——以殘疾人權利的傾斜性配置為視角許多奇
專利輔助侵權制度中的法度邊界之爭——美國法例變遷的啟示寧立志
犯罪適用死刑學說與司法經驗的案例解讀徐安住
勞動刑法研究三題——知識產權立法的“中國奇跡”姜濤
論經濟法運行的邊界——基于法社會學的分析進路劉輝;陳志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外商控股的立法反思陳業宏;曹勝亮
國家干預經濟中“政府失靈”的人性解讀及控制胡光志;靳文輝
論公共政策對契約自由原則的矯正袁文全
也論物權法定原則——兼評我國《物權法》第5條之規定陳本寒;陳英
人民監督員制度在我國憲政框架下的性質定位秦前紅;周偉
論美國對自動執行條約與非自動執行條約的區別陳衛東
論經濟全球化時代WTO對國際經濟法的創新鄭玲麗
我國犯罪成立理論之重構:基本依托和意義所在付立慶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法學評論雜志社和法學評論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湖北武昌珞珈山
郵政編碼:430072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湖北武昌珞珈山,郵編: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