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Science & Techn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現代電信科技》(月刊)創刊于1971年,由信息產業部電信科技情報研究所主辦。本刊立足我國電信事業現狀,放眼世界電信技術發展,為廣大電信工程技術工作者、電信運營與管理人士提供國內外電信科技的前沿信息,把握方向、遠近結合,重在技術內容的超前性、指導性與實用性,促進中國通信現代化。
《現代電信科技》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專家論壇、技術專題、TD-SCDMA專欄、泰爾測試、設備進網、專業研究、技術廣角、企業動態
1、互動媒體產業及技術分析張彥翔;
2、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群雄并起楊菠;
3、海底光纜通信系統的最新進展原榮;
4、經營管控預測預警系統設計李秀媚;
5、新時期通信機樓規劃方法探究郭珍軍;
6、我國應急通信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李政;
7、三網融合背景下的合作建設模式牟春波;
8、基于內容的敏感圖像檢測方法研究王影;
9、射線跟蹤模型及應用實例黃海藝;呂春霞;
10、中國移動通信領域專利分析王新力;王斌;
11、互聯網網絡運行質量監測體系研究張義;李原;
12、移動互聯網應用安全的問題分析與建議鄭威;
13、促進移動互聯網企業創新發展的建議石明;李婷;
14、海外電信監管機構主導的對寬帶速率的監測楊然;
15、針對移動M2M業務的優化技術研究沈嘉;劉思揚;
16、一種新穎的認知無線電組播路由協議張培艷;滕燕;
17、大都市光纖網絡建設策略探討顧燕明;閻同栓;付疆;
18、移動運營商電話營銷項目后評估體系的研究馬幽淼;
19、基于神經網絡的智能手機安全監控系統田四梅;何遠;
20、面向三網融合電信企業內容引入的思路周旗;高艷麗;
21、移動通信終端-業務測試之終端管理測試任小芳;潘娟;
22、策略路由在多出口校園網中的靈活應用伍銀;武裝;龔憲;
23、光纖數字通信測試儀表的新特點及計量需求分析秦懷明;
24、基于雙邊市場理論的運營商數據業務定價模型任麗;呂亮;
25、無線傳感器網絡自適應拓撲的入侵容忍概述王一帆;常亞;
26、基于寬帶城域網的三網融合業務流量模型杜寶林;李永太;
27、淺談移動通信基站接入光纜的避雷防護閻同栓;付疆;顧燕明;
28、關于傳輸設備網管接入和告警控制方法的分析周曉峰;黨志俊;
29、一種平滑大氣湍流效應的小型化光學天線設計王志勇;邱仁和;莫海濤;
30、一種基于中繼的認知無線電網絡合作頻譜感知方法向春鋼;祝繼兵;邱洪云;張彥衛;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現代電信科技雜志社和現代電信科技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52號
郵政編碼:10008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52號,郵編: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