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與毫米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2年,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和中國光學學會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其宗旨是發揚學術民主、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國內外同行間的學術交流、促進紅外與毫米波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紅外與毫米波學報》特色是反映紅外與毫米波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主要報道紅外與毫米波領域的新概念、新成果、新進展,刊登在紅外物理、凝聚態光學性質、低能激發過程(包括低維系統和電子結構計)、飛秒光譜學、非線性光學、紅外光電子學、紅外與毫米波技術(包括元器件、系統及應用)、智能信息技術和人工神經網絡、生物醫學光學研究等方面有創新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研究報告和階段性研究簡報以及高水平的述評。讀者對象為國內外紅外與毫米波領域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高等院校師生、研究生等。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EI 工程索引(美)、 CA 化學文摘(美)、 SA 科學文摘(英)、 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Pж(AJ) 文摘雜志(俄)、 劍橋科學文摘、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文摘與引文數據庫、
研究論文、研究簡報
1、FY-2云檢測中動態閾值提取技術改進方法研究 劉健;
2、不同類型衛星遙感影像的聯合區域網平差方法 邢帥;徐青;
3、干涉成像光譜儀高光譜數據信息質量評估 張霞;帥通;趙冬;
4、二維非線性梯度折射率介質的熱輻射特性研究 黃勇;王浚;
5、衛星遙感像元鄰近效應的模擬試驗 溫興平;胡光道;楊曉峰;
6、一種基于全變差模型的欠采樣圖像重構方法 楊揚;劉哲;張萌;
7、Si基HgCdTe變面積光伏探測器的變溫特性研究 張姍;胡曉寧;
8、多源極軌氣象衛星熱紅外波段數據的同化方法研究 祝善友;尹球;張桂欣;
9、采用中紅外空芯光纖探頭的特征譜遙測系統 譚偉;何宇婧;楊從輝;石藝尉;
10、凝視型地球輻射探測儀的輻射標定技術研究 陸段軍;王模昌;郁蘊健;洪孝炬;
11、相位法紅外無損檢測的傳熱學分析與有限元仿真 汪子君;劉俊巖;戴景民;王揚;
12、任意槽矩形波導柵行波管注-波互作用線性理論研究 路志剛;宮玉彬;魏彥玉;王文祥;
13、掃描參數校正模型在FY-3A紅外分光計遙感圖像定位校正中的應用 陳海燕;尹球;胡勇;
14、InAs/GaSb超晶格中波焦平面材料的分子束外延技術 徐慶慶;陳建新;周易;李天興;呂翔;何力;
15、近紅外256×1元InGaAs焦平面探測器無效像元研究 李雪;邵秀梅;唐恒敬;;陳郁;龔海梅;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紅外與毫米波學報雜志社和紅外與毫米波學報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上海市玉田路500號
郵政編碼:200083
上一本紅外與激光工程
下一本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玉田路500號,郵編:2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