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月刊)創刊于1979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主管,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研究所主辦,中國信息安全測評認證中心、國家保密技術研究所和中國計算機學會信息保密專業委員會協辦。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出版的我國第一家、面向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行業、大型綜合指導性技術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我刊始終堅持以政府的“代言人”,行業的“發言人”,產業的“經紀人”,學術的“帶頭人”為辦刊宗旨,致力于科技與產業、銷售與市場、廠商與用戶之間的信息溝通。伴隨著近年中國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刊以報道權威公正、信息全面準確而成為目前業界的主導媒體;用戶和讀者獲取信息的首選媒體。相繼獲得“信息產業部優秀電子科技期刊”、“中國信息產業2005年度行業用戶影響力顯著媒體”、“2007年度中國信息產業用戶首選平面媒體”殊榮。
視點、專家新論、前沿技術、方案與應用、權威測評、政府之聲、業界動態、電子政務。
1、綠壩,在爭議中前行 薛芊;
2、2010年半年大盤點 白潔;
3、由斷網看IM(即時通訊) 吳珍;
4、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風險分析 張帥;
5、信息安全服務的實踐與反思 鄔敏華;
6、詳解安全產業的“十二五”機遇 周雪;
7、淺談檢察機關信息化的建設與發展 吳濤;
8、呂述望教授談知識安全與未來網絡 周雪;
9、信息安全體系建設中的幾個重點 蘇宏杰;宋弘;
10、基于模糊認知圖的電子政務網站評價系統 韋彥;
11、許榕生:中國互聯網安全事業的“園丁” 胡曉荷;
12、在全危險環境中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管理 呂誠昭;
13、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與信息安全認證工作展望 陳曉樺;
14、走下云端,安全領航——衛士通安全云計算及應用探索 陳瀾;
15、走近衛士通等分保戰略——李學軍副總經理和吳鴻鐘博士全方位解讀等分保政策與實踐 胡曉荷;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雜志社和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四川成都市高新區創業路8號
郵政編碼:61004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四川成都市高新區創業路8號,郵編: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