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體育學院學報》(雙月刊)(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創刊于1989年,是經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審批,由首都體育學院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體育類學術刊物,主要刊載體育基礎學科、體育教學和訓練、科研和管理、體育交叉和邊緣學科等理論研究及應用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力求反映當代體育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為體育科研、管理人員、體育教師、教練員等發表學術見解、開展學術交流提供平臺。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根據學院功能定位的擴展和變化,對自身的辦刊宗旨和目標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把提高學報的學術質量,擴大學報的影響力,提高學報辦刊的綜合效益,作為學報工作的核心,確立了進入國際知名體育學術類期刊的長期戰略目標和盡快進入國內體育類核心期刊的中期目標。為此,學報在優化工作流程、開拓優秀稿源、提高學術質量水平的基礎上,積極進入各種權威學術數據庫系統以擴展學報發行范圍。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傳統武術傳承影響指標體系研究范銅鋼,虞定海,查安妮
武術傳播研究歷程與進展述評郭玉成,李守培
融合視野下殘疾人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吳燕丹,王秀麗
我國城市中間階層體育休閑消費特征的實證研究邵雪梅,肖煥禹
美國中小學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過程曹杰,王凱珍,鄭曉鴻
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分析張宏偉,李雪冬
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供給問題解讀范宏偉,肖林鵬,李宗浩
國家級運動隊復合型訓練團隊運行機制與組織策略李衛
高校體育教師培訓指標體系的結構特征呂青,王宏,宮新清
中國職業籃球聯賽供應鏈的構建及分析楊濤,李鴻江
論北京奧運后中國競技體育的價值取向和策略取向謝瓊桓
體育學界需要評論與爭鳴:評張洪潭之體育學術評論劉寒青,劉顏青
資本視角下的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研究黃繼珍
我國中部省份地區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實施研究陳志萍
擊劍運動融入我國大眾休閑活動主要影響因素舒建平
我國內地學者體育科學國際合作網絡的可視化研究王琪
我國體育經紀人管理體系的構建靳勇,李永輝,馬雙紅,靳云
北京市女子足球運動發展現狀調查趙升,張廷安
資本視角下的農村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研究黃繼珍
我國運動員社會保障制度的變遷與完善鄒德新,劉建
廣東省"泳鄉"競技游泳后備人才培養影響因素研究劉蘋
論北京市體育產業發展戰略楊鐵黎,孟昭瑞,任麗娟
職業體育勞資關系及其關系資本的培育陳存志,劉蘋
建立足球教練員預備級崗位培訓的初步研究程懷春
建國以來我國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關系研究述評談群林,黃煒
2010年廣州亞運會門票銷售的經營與管理黃群玲,黃群艷
我國高等院校近10年來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研究文獻回顧閻守扶,張蘊琨
中國城鄉社會結構性斷裂引發的體育產業城鄉布局思考亓昕,袁旦
集體情感表達的錯位——球場"軟暴力"現象的再審視胡海濤,陶于
高考體育加試中的反興奮劑問題研究鄭亞平,宮新清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首都體育學院學報雜志社和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北三環西路11號
郵政編碼:10019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西路11號,郵編: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