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體育大學學報》(月刊)創刊于1966年,由北京體育大學主辦。本刊是一本具有權威性的體育綜合性學術中文核心期刊。主要發表教學、訓練、科研的最新成果,刊登學術論文、研究簡報、文摘、科研動態、科技簡訊等文章,被國內外多個數據庫收錄。論文學術水平高,學科領域廣,信息容量大。發行到澳、日、美、東南亞等國和港臺地區。讀者對象是國內外體育科技工作者、教練員以及體育院校師生。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專題:新發展階段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體育與社會、體育科學與工程、青年學者論壇、體育文史
我國亞運金牌優勢地位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趙建強,史友寬
基于社會分層視角下的大眾體育健身需求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羅旭
中國玉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的融合研究黃莉,孫義良,陳立基,張銳鏵
北京奧運會后我國奧運爭光的有效供給研究盧文云,程洪玲
2008年奧運會與青島市體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盛昌繁
2007年女足世界杯LOC戰略管理與實施方案薛立,邱曉德
北京新農村建設中的體育管理問題研究駱秉全,徐巍
體育影視作品及其價值取向探析張鯤,康冬,姚婧,蔡恩倫
中國現代經濟進程中的女子體育發展探因與瞻望張強,朱波涌
我國體育制度變遷與創新的新制度經濟學考察張小林,戴狄夫
奧運會市場的形成機制和穩定性分析何世權,柳昊,李俊峰,王博
北京奧運會與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程其練,鄭國華,王智慧,邢志杰
奧林匹克運動與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現代化陳彥,華君
民營體育用品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實證研究宋狄雷
奧運旅游的影響因素及其對北京奧運旅游發展的啟示劉芳梅
奧林匹克火炬接力的歷史透視及價值解析李勇勤,茹秀英
論中國武術文化的先進性陳超,李印東,趙發田,李蕾
文化視野中的中美競技體育體制比較研究彭雪涵,代剛
法國體育管理體制發展的社會基礎和主要特點凌平,劉慧梅
運動訓練活動中的整體與細節問題思考劉大慶
小康社會體育人才需求與培養問題研究嚴德一,胡本東,戴瑞磊
體育科學研究選題的誤區(二)鐘秉樞,蔣家珍
論體育科學學科屬性及其分類汪康樂,邰崇禧
基因工程的發展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未來張翠蘋,張宏偉
城市現代化、體育產業化與安徽省體育產業發展錢杰,汪元榜
我國體育產業投資基金運作模式構建的理論分析何勇
正確認識和界定體育用品與體育用品業席玉寶,金濤
論舉國體制的改革與發展苗治文,李勇勤,張大慶
從齊魯文化看中國早期體育娛樂活動的文化淵源王京龍
我國大眾體育中農民體育問題淺析鄧毅明,武曉君,曹杰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北京體育大學學報雜志社和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信息路48號
郵政編碼:100084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信息路48號,郵編: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