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廣州體育學院主辦。以反映廣州體育學院教學、訓練和科研成果為主,同時交流和傳播國內外體育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開展并進行學術討論與爭鳴,以廣泛的學科涉及面和極強的學術論文實用性促進我國體育科研事業的發展。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體育社會學、競技體育研究、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人體科學、學校體育研究
體育院系成人教育工作的轉型與發展韓會君,胡小軍
試析體育流行和參與體育的關系——一個經驗研究的視野方金嫻,肖暢明
從健身俱樂部停業引發的對中國健身市場的思考尤洋,于江洋
綠道體育協同發展問題分析——以珠三角為例林偉剛,李國岳
我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趨勢性變化”的解讀與思考周良云,許良
基于灰色關聯分析我國體育用品出口的影響因素研究劉金利,薛勇
社會學因素對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影響的研究——以廣東為例李志敢
武術構建中國國家形象的作用研究郭玉成,劉韜光
產業集群視角下珠三角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發展研究李剛,梁俊雄,劉麗
區域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培育研究祁明德,許曉音
和諧社會視域下節慶體育與農村文明進程互動研究周平,熊少波,江浩
新農村體育持續發展的研究——以河南省新農村陜縣大營村為例馬永明
現代體育信息服務業區域發展模式研究周德書,黃曉春
精神的“補位”:論中國足球發展的生命道德精神之培育陳淑奇
我國"體育系統"人力資源運行績效剖析趙晶,閆育東
大學生男子籃球超級聯賽比賽中信息收集反饋方法研究吳畏,于江楊
體育運動與生活質量關系研究的進展與趨勢馬春林,劉志民
把體育引入"生活"境界的構想及實施途徑高山青,司徒小華
論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公共關系的結構、特點和功能商勁松
理想與沖突:論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之現實困境李培慶
珠三角規劃綱要背景下的體育投資影響分析李國岳
中美體育電影中體育精神的和而不同肖沛雄,萬文雙
和諧共融的亞運理念促進體育社團的和諧發展龍秋生
組織化的青少年兒童體育活動的探析薛原,季瀏
商業體育健身俱樂部的文化生產與消費異化梁向武,謝軍
奧林匹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整合與共生何成蓮
論體育贊助合同的法律性質以及立法構想蒙雪
歐洲職業足球聯賽電視轉播權開發研究劉宏宇,張成功
對廣東省城市居民足球健身娛樂消費行為的研究吳毅
廣東省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陳立農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廣州體育學院學報雜志社和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廣東廣州市廣州大道中1268號
郵政編碼:51050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東廣州市廣州大道中1268號,郵編:5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