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體育學院學報》于1960年創刊,是國內外發行的文理綜合刊物,單月刊。設有體育人文社會科學、運動競賽與訓練學、學校體育學、運動人體科學等欄目。歷年來,學報曾獲得國家和四川省的各種獎項,被評為四川省學術理論類質量一級期刊、中國高校自然科學優秀學報。自1992年以來,該刊一直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在全國首次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的評選中,又被評為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目前該刊是《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錄)》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劍橋科學文摘、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職業足球改革發展專題、體育人文社會學_體育哲學、體育人文社會學_體育文化、體育人文社會學_體育管理與體育產業、運動人體科學、博士研究生專欄、域外視野
體育文化軟實力建設途徑研究——從傳播學的視角張揚,王宏江
我國社會發展水平對競技體育影響的定量關系研究李航
西部偏遠地區全民健身發展路徑研究——以阿壩州個案為例劉奇
試述美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測試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高剛,季瀏
依附理論對中國競技體育發展的啟發韓磊磊,李艷翎
基于社會認知理論對賽事媒介傳播效果發生機制的解讀張業安,肖煥禹
制度創新: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劉蘇,張林
大型體育科研活動集成創新的戰略集成研究——以奧運會為例蘇敏,鐘秉樞
中日女子競技足球運動發展機制比較岳建軍,閻智力,季瀏,梁穎
非營利體育組織供給體育公共產品模式研究張永韜
高爾夫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思考沈克印,劉梅英
共生理論視域下農民工參與城市體育研究馮守東,牛云杰
基于網絡治理理論的社區體育公共服務供給模式研究欒麗霞,張曉潔
論體育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濫用與規制任勵耘,王顯春
我國體育賽事運營中的模式效益及實現對策高曉波,侯蘭茜,陳毓姍,羅夢娜
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內涵、特征及價值分析潘建華,李忠,王武年
美國體育保險特征透視及優化我國體育保險體系的路徑陳志凌,孫娟,李冬梅
信息時代體育學術期刊的辦刊策略——基于CNKI數據庫的實證分析王宏江
報紙體育讀者的網絡融合特征分析——基于成都報紙讀者調查數據張洪忠
體育社團績效評估研究——基于平衡計分卡的視角程林林,余志萍,張永韜
英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體系建設的經驗與啟示陳叢刊,盧文云,陳寧
論明清之際的中日武藝交流與柔術源流之辯潘冬,馬廉禎
青少年學生體育活動服務需求內容研究肖林鵬,張良
企業家精神對我國體育公共服務改革的啟示蓋王芳,范冬云
新農村體育健身工程開展秧歌舞的可行性分析牛芳,婁道艦,邵蘇華,趙俊紅
試論非營利體育組織的社會責任謝洪偉,黃亞玲,蔣宏宇,柳鳴毅,張紅艷
四川民俗體育文化傳承研究——以民間傳統舞蹈為例宋秀平,李楊,李明達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研究特點的社會學審視張濤,孫德朝
公共產品理論視角下的我國公共體育場館社會責任研究曹連眾,孫宏遠
四川地震災區體育場館設施重建資金渠道的選擇與構建張永韜,高揚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成都體育學院學報雜志社和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成都市體院路2號
郵政編碼:61004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體院路2號,郵編:610041。